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961【大明的农民与西夏的牧人】(1/3)
    风沙还未停止,但刮到盐州地界已经很弱,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畜基本无影响。

    如果盐州没有被坚壁清野,更北方的草原牧民们,还会在酋长的组织下扒沙。

    即把那些被风吹到草场的沙子,尽可能用牲畜驮回沙漠边沿,就算杯水车薪但还是会这样做。

    “扒沙”行动在清朝规模最大,毕竟是中央集权的统一政府,且毛乌素沙漠周边当时已繁衍出很多人口。清朝地方官把当地农牧民组织起来,一次又一次把沙堆往回推,但一次又一次被大风吹过来。

    如果朱国祥派人推广草方格,本地农牧民是非常愿意执行的。他们不求把沙漠变成草地,只求沙漠不要继续吞噬草场

    一旦草方格被证明有效,估计牧民们能把朱院长当圣人供奉。

    奴勿吉就是盐州北部的牧民,他这名字意为“有大慧根的人”,一看就是请和尚帮忙给取的。如果翻译为汉名,则写作“慧茂”。

    西夏人的姓名,有一套专门译法姓为音译,名为意译。

    奴勿吉的位置比较靠前,低声喊道“阿哥,走慢点,当心埋伏”

    “阿哥”是从汉族借来的词汇,党项话其实应该喊“浪”兄或弟互称都是“浪”,兄弟合称则是“明姑”,姐妹称呼兄弟则是“没”。

    从盐州到龙州、银州,这里的党项人受汉族影响颇大,就连日常称呼家人都向汉族靠拢。

    哥哥名叫僧鸠,也是和尚帮忙取的,翻译成汉名则为智海。

    僧鸠回头催促“快点”

    奴勿吉小心翻过一块夯土,随时准备着逃跑,他不愿陪着李察哥送命。

    兄弟俩都是牧人,那么拼命干嘛

    这里的民族矛盾,远远不如阶级矛盾深厚。

    西夏的统治阶级为贵族、牧主、田主、僧侣。

    被统治阶级依次为工匠、耕牧人农民和牧民、奴隶。

    随着时代发展和兼并加剧,西夏的各个部落,酋长之下又细分出牧主、田主。

    有的人,既是牧主,又是田主。

    而牧人和农夫,相当于他们的佃户,奴隶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并且产生了牧场和农地交易。

    受连年的战争影响,在繁重兵役的压迫下,所有人打仗都疯狂抢劫。

    西夏建国的中前期,许多牧人和农夫,依靠抢劫也能变成牧主、田主。因此,从上到下打仗就跟疯了一样,在抢战利品的时候甚至经常内讧。

    渐渐的就不行了,底层就算抢到财货,也会被中高层给夺走,西夏早就已经阶级固化。

    底层百姓,越来越厌恶打仗,因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什么坏处

    抽丁打仗会耽误放牧和种地,所有损失都得底层百姓承受。

    像奴勿吉这样的底层牧人,恨皇帝、恨官员、恨贵族、恨酋长、恨牧主,当然也恨大明君臣和将士。

    他的心里充满了怨恨,他只想安安稳稳在草场放牧即便放牧的收益,大部分都归牧主所有,但至少自己还能活下去。

    “砰砰砰砰”

    奴勿吉刚穿过堆满障碍物的城墙缺口,没走几步突然听到枪声,黑暗中左右两面都有火光闪动。

    奴勿吉惊呼“阿哥快逃”

    他的哥哥僧鸠却很勇敢,或者说不长脑子,还梦想着作战立功获得赏赐。

    在火铳的两面夹击之下,僧鸠听到前方有响动,竟然悍不畏死的冲进一条街巷。

    冲进去就傻了。

    前方狭窄的街巷被堵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