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都非常激动与振奋的,准备了这么多年,耗资如此巨大,而今总算是出发了。
国内外的天文学家们都期待不已,即便是外国的天文学家也都希望“巡天望远镜”能够成功,因为这个望远镜是秉承开放的原则,全世界天文学家或天文机构都可以使用。
当然,国内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肯定是拥有最好的资源和最大的占比,但依然会分出这个望远镜35到45左右的资源给外国人,毕竟你现在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那得通过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才能更加让世人认可你这一价值观。
外国的科学家或科研机构要用这个望远镜需要申请,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在排队申请了。
给谁用不给谁用,这里面就有门道了,这就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那么简单,一定或多或少会有正治因素在里面。
镁西方的科学家或研究机构当然也会给他们一些资源,大约10左右,而且你不能跟我龇牙咧嘴,不然就不给你通过,剩下的就是给非镁西方的小老弟们,带他们玩儿。
科学无国界技术无国界扯什么犊子,花那么多钱,顶着打水漂那么大的风险,不是谁都可以来白嫖的。
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巡天望远镜”正式开启了既定计划长达近一个月的飞行任务,而目的地就是150万公里开外的拉格朗日2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距离发射之后的11个半小时,巡天望远镜主火箭点火持续60分钟,这是既定计划中轨道修正的第一次。
到了第二天,“巡天望远镜”开始部署高增益天线,这个天线可以传输大量的数据,每天三次,至少45个gb的数据量。
而这个时候自动部署工作也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要地面的专业工作人员展开手动操作了。
计算机ai还是没有手动操作稳,毕竟相对火星那么遥远的距离,目前“巡天望远镜”距离地球还是很近的,延迟之类的也并不严重,手动操作更加保险一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接下来“巡天望远镜”的展开工作全部都由地面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手动远程控制。
随着时间来到第三天,发射升空60个小时后,“巡天望远镜”的点火超过10分钟。
“第二次轨道修正,完成。”
控制中心的大厅传来播报的声音,所有地面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专注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
此时,“巡天望远镜”进行了第二次轨道修正,每一次的轨道修正,都是尽可能让其保持预先计算好的速度飞向目的地。
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速度太快了,减速刹车需要浪费燃料,速度太慢了,飞不到预定地点还是要浪费燃料。
而携带着的每一点燃料都是决定着“巡天望远镜”未来能够使用多久的关键,所以要尽量精确,让望远镜将来运行工作的时间更久一些。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