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吱吱三岁之前都在福利院度过, 跟人交谈的机会少,语言能力比不上同龄其他小朋友,小奶音又重, 常会出现旁人听不懂的情况。
表达的意思得不到反馈, 久而久之, 除了对系统叔叔外,吱吱很少跟其他人说话, 慢慢成了旁人眼中“自言自语”的奇怪小孩。
吱吱回家一个月,即便知道旁人听不懂, 西瓜不念“西dua”,是好累不是“好nei”, 说错也不怕, 每次都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爸爸说, 因为她太可爱, 大家都喜欢她才会笑的,才不是笑话她呦
在顾宴辞耐心的引导下, 吱吱说话频率明显增加,饶是如此, 她依然无法有逻辑地完整讲述一件事。
顾宴辞尝试引导了几句,吱吱翻来覆去说的都是糖画。
“爸爸的糖画, 漂酿。”吱吱撕开棕色纸袋,宝贝似地举着被薄薄一层糖衣纸包裹着的糖人“师服傅画的。”
她又拿出另外一套, 骄傲举起“我画的。”
宋时衍接过去看, 端倪片刻低笑出声“所有人都没想到,吱吱的大哥是一条大狗。”
吱吱有模有样地点头“大哥不对,师服画错啦。”
“怎么不让师服帮你重画”宋时衍模仿着吱吱的语调,笑着问。
吱吱眼眸缓慢眨了眨, 呆滞地坐在儿童座椅上思考原因。
是呀,为什么捏
吱吱记得不要做朋友、已经“十步两粒”的“坏人”,可是,她无法将“不让师服重新画”和“想着去木亭找糖画爸爸结果忘了重新画这回事,反而撞见糖画爸爸被弄碎”联系起来。
吱吱反思,“爸爸,我不知道。”
顾宴辞淡淡一笑“不知道就不知道。”
顾宴辞没有再探寻吱吱在学校说了什么。
从回家后的表现来看,她在学校过得应该不错,找到了能讲述、分享“家人”的对象,快乐地告诉着别人她有弟弟和大哥。
“风评被害”虽令人尴尬,但吱吱见到他后拱到怀里激动到哭,顾宴辞自然舍不得说她,亦或者做出“为了大人的尊严让吱吱在冬令营里少提家人”的事。
她能勇敢外向地跟人分享,顾宴辞很欣慰。
吱吱从宋时衍那里拿回“三兄妹”糖人,小心翼翼地问“这个错了怎么办”
“没关系。”顾宴辞低声道“弟弟很久之前就这么小;至于大哥,它是你的家人,他在你心里就是人一样的大哥。”
吱吱半知半解,晃晃小脚,松了口气。
没做错就行啦
顾宴辞耐心引导“知之,不要害怕做错。”
吱吱“大哥弟弟会不开心。”
顾宴辞轻抚她的额头。
吱吱“为别人着想”的小心翼翼,短暂一段时间改不了,他引导过很多很多次,但潜意识里,吱吱仍旧会担心旁人不开心。
就连每次出门,无论买什么,她都要跟大哥和弟弟买一份。
顾宴辞推测,可能是福利院里极注重公平,任何一点点偏心都会让另外的小朋友不快乐。
吱吱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强调着“爸爸不能只喜欢吱吱,还要喜欢大哥和弟弟”;跟大部分想得到绝对宠爱的孩子们相比,乖得令人心疼。
顾宴辞对此很有耐心。
他已经引导了吱吱小半个月了,未来,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知之,把糖画给弟弟看,问他画错了生不生气。”
吱吱搓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