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4章 儒与法(1/4)
    第625章 624儒与法

    624、儒与法

    “公达这些时日当对辽州有所了解,可否评述一番”

    刘浩也想听听荀攸对辽东政体的看法,先进的,不代表符合时代,荀攸局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能给刘浩带来一些参考。

    荀攸是个铁憨憨,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或者说是普通人的看法,智商没到一定等级,根本看不出荀攸的聪颖之处,也只有在真正的智者面前,荀攸才不会隐藏。

    田丰是有名的智者,刘浩作为辽东扛把子也同样得到荀攸的认可,再加上如今辽东和曹操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荀攸稍加思虑,也没有选择隐藏。

    他一句话就直指核心。

    “刘使君,辽州之局,或是抛却儒家而转法家”

    荀攸才不过几天,就看出了辽东治理模式与三国本质的不同。

    刘浩也没想到荀攸一下就将真正的核心找出,并提了出来,他也挺高兴的,儒法之争,由来已久。

    再过几百上千年,儒家一家独大,其他各家成为附庸之后,更难撬动;

    三国时期,儒家自从董仲舒该如之后,儒家才得以皇权的肯定,并将之作为朝廷的根本治国思想,持续到现在,也有了四百年。

    影响,足以成为主流,但有一点,也必须提出,那就是儒家此时还没有将其他各家消灭融合,作为主干,但各家同样存储于世。

    比如,曹操手下的满宠,就是一个法家的代表,也是三国有名的酷吏;

    比如,诸葛亮的岳父大人黄承彦,就是墨家的代表,虽在儒家压制下很难出头,但日子还是过得不错,也算是世家之一。

    比如,曹操的另一个手下毛玠,就是农架的代表,也是他提出屯田制,使得曹孟德得意快速恢复治下领地,得以争霸天下的根基。

    当然,这些人虽是各家代表,却不代表他们不修儒家学说,或者他们也同样在学习各家知识,比如毛玠,作为农家代表人物,他同样也是法家的拥护者,可以说是曹操手下出了门的反腐斗士。

    作为地球人,刘浩很清楚儒家的可取之处,也同样知道儒家的致命点,他没有正面回答荀攸的问题,而是提出了反问。

    “公达兄,您认为,儒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以礼为基,以仁治天下”

    刘浩笑笑,儒家的礼,可以说也是一种法,但这个法度更多的是潜规则,而非明确性的法规,比如君臣父子,就是礼的一种划分,等级规则的一种,但儒家学者们一旦不想遵守的时候,就会给出其他解释;

    这里面有这么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是周礼的内容,也是儒家礼教的核心思想。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做什么事,当员工就不能和老板叫板,当儿子就不能和爹犟嘴。

    这种解释,国君听了倍爽,采用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儒家还有另一个解释,那就是当国君是一个合格的国君之时,臣子就应该以臣子臣服之,做好自己的本分;父子亦然

    这么一看,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合格不合格的国君,并不是由国君说了算,而是低下的臣子们认可不认可,不认可,你做的再好,也不合格,臣子就不该臣服,而是该将国君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这就是儒家真正的礼,对错的最终解释权都在儒家手中,说白了,就是儒家一大独大之后,垄断了学术的解释权,成为了争权夺利的工具。

    这里面有没有儒家古意使然,谁又说得清楚至少两千多年来,必定有人发觉,但无力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