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覃姐姐不必妄自菲薄,你这双手很有力量。”
覃如意似乎被她这句话给鼓励得也没那么自卑了,兴高采烈地抬起手翻来覆去地打量,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双手。
“原来这叫有力量。阿苏妹妹真会说话,不像我,嘴巴笨拙得很。”
苏北顾“”
未来嫂子原来是这么自卑、自怜自艾的性子吗
说实话,苏北顾不是很想跟这样的人玩。也不对,她是不想跟任何人玩,她只想回道观完善她的阵法基础架构。
苏北顾沉默下来后,覃如意很快便察觉到兴许是自己演过头,让苏北顾失去了聊天的欲望。她心思一转,适当地收起自己软弱的一面,问道“阿苏妹妹平日在道观都做些什么呢”
苏北顾心想,你未婚夫都逃婚了,难道你不应该更关心未婚夫的情况毕竟你以后都是要跟他共度余生的。
吐槽归吐槽,苏北顾还是会予以回应的“修行。”
覃如意说“太笼统了。”
苏北顾你这会儿倒是不内向了啊
“打坐、吐纳、礼拜、种菜,还有琢磨阵法。”
覃如意好奇又诧异“种、种菜”
苏北顾颔首“我们不像佛家的僧人会外出化缘,吃穿用度基本都靠自己。”
正式出家的僧道都是“寺观户”,虽然无法参加科举,但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本朝君王崇尚道教,不仅广修道观,还会给道观很多赏赐。
就拿苏北顾出家的太真观来说,道观名下就有上百亩道田,享受免税待遇后,只需将这些田租出去,靠收租就能维持道观上下三十多个道士的基本生活。
而道士们平日不全是在诵经、打坐,有时候也需要去喂养家禽、放牛及种菜。
“还挺接地气的。”覃如意小声道。
苏北顾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你知道钟仙姑吗”
“我是听着她们的故事长大的。”
钟仙姑的故事在大魏土地上广为流传,据闻,世上有两位钟仙姑,她们是亲姐妹。
姐姐是大魏开国皇帝亲封的紫衣道人,道士中地位最高者。现在广为种植的“土豆”就是她从海外带回来的。据传她三十岁左右便飞升,消失于世间了,因而世上关于她的记录比较少。
妹妹的名声则更响亮一些,她出生于乱世,历经大魏四朝,好几任皇帝都是她的拥趸,给她加了诸多彰显尊荣的封号,什么“微妙观贞真人”“清虚元真大师”
她行遍天下,在医学,尤其是妇产科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因此在民间拥有“顺生圣母”“助产神”等响亮的称号。
每个即将生产的人家都会请一尊她的神像回来供着,希望她能庇佑孕妇顺利生产。
不管是哪位钟仙姑,在她们不同的命运里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喜欢亲自下地耕作。
所以在以女道士为主的道观里,往往会保持这种亲自耕作的传统。
覃如意恍然大悟,旋即又问“那阵法是行军打仗时布的阵吗”
苏北顾语塞。
她要如何解释此“阵法”非彼“阵法”
它是独属于修仙世界的产物,但又不能说完全没关系,毕竟行军打仗布下的阵法是为了克敌,属于一种“战术”。而她所修习的阵法也是以灵气为基础,借用术法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战术”。
苏北顾笼统地道“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术法。”
这是超出自己理解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