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给敬王江南做封地这事儿,也有那么两个大臣反对,但是多数人只闷声不说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敬王人家早前在南边为陛下立了大功,又剪除了南安王爷的羽翼,还揭破了孙家的狼子野心,实则是个足够低调不惹事,余下就只顾着带孩子和哄老婆的王爷,除了京城这块不能给,圣上给他哪块,也是应该的。
所以江南再合适不过,刚好敬王妃也可以送了父母回乡尽孝,又是富贵安乐之乡。
把这么个王爷放到江南听曲子,和放到北边去屯兵造反,只要人不傻,都会选。
黛玉才弄好的书阁还自己忙不开身主持,便叫怡和公主接了班。
这世间也不只有大人才知别离的伤感,对于孩童更甚。毕竟孩子总也要跟在父母身边,更是不知归期如何。
对于林家三位小爷,还有敬王府上那位刚能说话的遥哥,几人就算去到江南,多半也还在处。
而对于怡和公主府里的齐哥和宫中的二皇孙而言,在这个年纪,便深切知晓了什么叫离愁别恨。
年纪与林小弟差不多大的齐哥,自从知晓他们要南下的消息,就差每日上演次执手相看泪眼了。
二皇孙随着太子来林家吊唁过次,只见林家三兄弟眼睛红红的,溜烟跪坐在门边,有模有样迎接宾客,自己也不敢上前打扰。
等到林家和敬王府启程离京那日,还是和齐哥道去送了人。
“你们去了南边,要记得给我写信,我再学了字,也会给你们写,有好东西也要寄给我”年纪小的好处,大约就是哭笑随心。
相比于抽抽噎噎的齐哥,二皇孙显得很是稳重,毕竟将来,他许是要独自人,坐在那个高高的椅子上。
怡和公主却是最不伤感,离了京城,黛玉自有她的逍遥,正如黛玉所言,人事有代谢,林大人和林夫人终有日会离开人世,他们毕身所劳,只图子女能在世间安身立命而已。
黛玉要做的,便是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去了江南,离了京城的纷扰,这样的生活,怡和公主想想就觉得羡慕。
然而黛玉也不只顾着逍遥,她前脚刚动身,随后庄子里的探春便得了信,预备带着庄子上的老小,也往江南去。
当下敬王府的势力已然往江南而去,虽然她们庄子的女子能自给自足,但少了庇护,谁都不能保证露了风声,不会有人来寻麻烦,探春贯谨慎,自是不敢多留。
敬王早知黛玉在做这等事,只是黛玉从不与他提那庄子在何处,敬王便也不问,不寻。这世道于女子已然险恶,黛玉既有余力,但总要努力能庇护人是人。
林家扶灵往江南走,因林如海素来颇有官声,路也有百姓和商户祭奠,等到了姑苏,大小商户更是倾城相迎。
“不想老泰山,在商人之间,竟是有这么大的威望。”敬王见了这场景,也吃了惊。
毕竟林如海离了江南已是二十余年了。
黛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只要你好生做官,不收苛捐杂税,行事公正,商户也好,百姓也罢,便会感恩戴德了。”
“那我将来便也做个按规矩办事的王爷。”敬王笑笑,向黛玉伸出了手,扶着她下了船。
不懂事的遥哥儿伏在乳母肩头睡着了,这路最是不知愁,吃了睡,睡了吃,醒了就要人抱着在船头看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