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2/3)
是反对他的人,而不是反对事情,最后总是弄得一团糟。”

    范宁微微笑道“陛下,大臣们都很清楚现在的弊端,也都愿意看见大宋走向强盛,关键还是利益,臣从不赞成什么改革派、保守派的说法,那样只会撕裂大宋,使朝廷陷入严重内耗,应该让大家一起参与变法,允许大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利益损失要给予补偿,利益获得则要付出代价。

    就像军队变法,如果不是陛下在海外利益上给了军方高层足够的补偿,怎么会推行得这么顺利百姓们获得了免除劳役的利益,那他们就要负担起民兵训练的责任,这就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赵顼点点头,“范相公给朕点燃了一盏明灯,朕知道下面该怎么走了。”

    范宁又肃然道“下面微臣要和陛下谈一谈西夏备战的事情,微臣需要足够的征兵权和调兵权。”

    备战西夏一直是大宋机密,只有最高决策层才知道,范宁依旧出任河北宣抚使、讨辽使,他开始下令将河北囤积的大量粮草物资从水路向河东转移,指挥中心也从河间府转移到太原府。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辽之间在忙碌各种交割,大量被掳走百姓渡过白沟返回大宋,辽国的贵族、大臣以及普通士兵也被放回了幽州。

    杨文广开始从易县撤退,一万五千宋军带着数千百姓返回了定州,天子赵顼特地下旨犒劳三军,封杨文广为上将军、都统制,赐常山郡公爵位,赏银三万两,他手下军队也获得丰厚的赏赐。

    五月初,从太原出发的官员邱靖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抵达榆林县,从辽军手中正式接收了东胜州。

    五月初十,一万宋军乘船离开觉华岛,返回莱州。

    至此,宋辽之间的各种交割都已完成,双方各自约束兵力,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两国之间脆弱的平衡局面。

    六月初,一支由一百二十艘万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抵达了黄河壶口。

    黄河壶口由于落差较大,船只无法通行,只能用旱地划船的方式,在陆地上行走三百多米,绕过壶口,继续进入黄河中航行。

    所谓旱地划船就是在黄河岸边开辟出一条数丈宽的通道,上面铺满滚木,由数十头健牛拉拽着大船在滚木行走。

    大船都是空船,虽然体积庞大,但还是比较容易移动,四十几头牛在前面拉拽,数百名民夫在两边用木头撬动,众人喊着号子,大船一点点在滚木上移动。

    整整走了五天,这项浩大的工程才终于成功完成,一百二十艘万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战船过了壶口,三万军队在宜川县黄河码头上了船,大量的粮草物资也在这里搬上船,船队继满载着士兵和粮草军资续向北航行。

    其中一百二十艘大船是需要靠纤夫拉行,而蒸汽机船则有自己的动力。

    船队穿过了秦晋大峡谷,五天后,船队抵达了东胜州的榆林县。

    宋朝的榆林县并非后世的榆林,它位于后世内蒙古的托克托,正好就是黄河几字型右侧拐弯之地,再向西走两百余里便进入河套。

    在榆林县东面不远处是一面波光浩渺的湖泊,叫做金河泊,这一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小麦。

    东胜州已经由辽国交给了宋朝,但并没有通知西夏,西夏还不知道宋军在一个月前便进驻了榆林县。

    榆林县是一座中等城池,人口只有数千人,加上附近的农民和牧民,总人口不超过一万人。

    就在几天前,一万骑兵已经先一步抵达榆林县,而在一个月前,陕西路经略使韩绛便接到天子手谕,要求他火速征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