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0、求求你做个人吧(1/2)
    又是天人感应这套在胡诌。

    黄河改道是几百年的泥沙积累,只是爆发了而已,山东大旱更是顺理成章,黄河向北改道,山东没水了,不就大旱了吗

    川蜀那地区,哪年不地震了,那才是新闻。

    冬天的大雪,其实也正常,小冰河时代快要来了,冰灾只会越来越频繁,北方会越来越冷,蒙古人待不住了,就会往南迁徙。

    辽国,亦或者金国。

    他们不让蒙古迁徙到南方的话,蒙古人就只能打过来了

    至于瘟疫。

    冬天冻死了五万人,要说没瘟疫出现,那才是处理的好,烧了高香。

    可那么多尸体,哪里处理得过来

    何中立不是包拯,没有那种大雪天就带着巡卒发动数千民夫去运尸体,然后挖雪填土填石灰的魄力,他是等雪停之后才去做的。

    这有问题吗

    没有啊毕竟,那场雪太久了。

    从腊月开始下雪,一直到二月中才停,二月底才雪化,满东京就算是宫里都缺柴火了,就连赵祯到最后用的都不是无烟煤

    雪停后再处理,没有一个人说不是。

    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

    可问题坏就坏在这个理所当然,满朝公卿,有谁想着不行有谁提出这样不行有谁拍板必须得冒着大雪动员民夫去处理尸体吗

    没有

    朝廷的行政错了,酿成了瘟疫,最后却要让皇帝一个人背锅说是天灾

    这不是欺负人么

    赵祯脾气再好,也升腾起了三分火气。

    灾难的发生都是有缘由的,有些更是强行拼凑过来的,他心里无比清楚,但是,对于这套天人感应的学说,他偏生反驳不了

    因为这满朝臣子,都是儒生。

    他赵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就得信儒家的道理。

    信也就信吧

    朕发罪己诏什么的,也无所谓,可是,又是立储你们就知道立储,你们有谁关心过朕的感受朕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

    你们就不能有一年不提这事吗

    朕还年轻,还有诞生龙子的可能,你们,就这么急吗

    再生气,龙袍袖子里的手捏的再紧,赵祯面上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他只是冰冷的看着那满朝文武请愿的呼声

    包拯也跟着请愿了

    在立储这个问题上,所有官员的立场都是一致的,这就是仁宗朝的zz正确了,不管你什么派系,只要你劝皇帝立储,我们就是朋友。

    最让赵祯无法反驳的是,国家确实需要储君

    他再怎么不服气,终究也四十二岁了,在历届帝王的寿命中,已经算长的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个万一。

    那个时候,如果国家没有储君的话

    会乱的。

    因为没理,所以,赵祯面对立储的问题,向来就只能拖延和回避,刘沆今天站出来牵头,满朝官员似乎瞬间就达成了一致。

    赵祯压抑住心头的怒火,望着朝臣们说道“众爱卿,如今瘟疫当头,我们还是先应对瘟疫吧,立储的事情下次再说。”

    包拯当即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陛下”

    “瘟疫之事,臣等必鞠躬尽瘁,竭力防治,苏彧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给出了章程,接下来按部就班即可。”

    “可立储的事,没有章程啊”

    包拯火力顶上去,其余朝臣当即跟着开火,连成一片,都不给赵祯开口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这是十多年来,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