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胡永培气的吐血的是,当秋闱大考散场之后,他第一时间来到了丁字一百三十八号号舍之中,在角落里找到了自己丢的那个纸团。那个纸团甚至没有被打开过,位置也在自己丢进去的那个方位。他敢肯定,这个叫林觉的考生是没有看到这个字条的。不仅是纸团没被打开,位置也没动。更让他肯定的是,如果这林觉看到这个字条并且领会了其中之意的话,他必定会将纸条销毁,不可能任由纸团留在号舍内。因为,在考试之后,考官是要对号舍进行清理检查的。若发现有异常,会立刻判定考生作弊的。
胡永培也是担心这一点,所以在第一时间便赶来这座号舍检查,便是担心会出现这样的额情形。现在字条是被自己收回了,可事儿恐怕是没办成了。考卷是糊名的,还要经过誊录这一关,到自己手里评判的最终考卷将是一水的馆阁体抄录好的试卷,自己是无从分辨考生的身份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情形之下,如何能完成吴春来的嘱咐,将这个林觉录取进来呢
这二十多天时间里,胡永培是最忙碌的那一位,他亲自过目的答卷便有上万张,远远超过了其余副考官所过目的数量。众副考官都对他肃然起敬。主考大人亲力亲为一丝不苟,给众人做了表率。不愧是礼部要员,果然办事的效率和态度高人一筹。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胡永培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变态。三万多张答卷他几乎全部过了目。在其他人睡觉休息的时候,他依旧独自掌灯阅卷,孜孜不倦。但他这么做可不是什么敬业和负责,他只是在尽最后的努力,抱着一线希望。希望那位叫林觉的考生看到了那张纸条;希望他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希望在答卷上看到丕休哉这三个字。他不肯放过任何一张答卷,就是生恐错过写了这三个字的答卷。
然而,最终他还是失望了,没有一张答卷上有那三个字的暗号,这说明,那林觉确实没看那张字条,也根本没领会自己的一番苦心。
事到如今,胡永培也没了办法。心里虽然对此事惴惴不安,不知道事后如何向吴春来解释。但眼前的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完成的,没完成吴春来的托付不会掉脑袋,但没完成自己的主考官之责,朝廷可是要要自己的命的。于是他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带着几位副考官做最后的筛选。
长案之上,一份份的答卷轮流在几名主副考官手中传递着。最后一轮筛选很是艰难,这剩下的两千份考卷已经是三万多考生之中的佼佼者,水平较高也很接近,筛选出四百三十人,意味着便要将再剔除一千六百人,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五名主副考官不得不采用投票的办法,一份考卷得五人之中三人同意便可进入下一轮,不超过三人则一律淘汰。
从早到晚,从白天到黑夜,几名主考累得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因为虽然是投票,但面对同一份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