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农家院落里,房檐下挂着一溜排的金色玉米,灿烂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影子,鸡鸣狗吠,旁边还有蹲着只老虎,在这样的氛围中品尝美食真是一种享受,也让孙先生一家原本抑郁的心情好了起来。
桌上仍然有外酥里嫩的脆皮鱼、鲜香的鱼丸汤及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这是孙先生、陈老爷子及江老爷子的最爱,他们是百吃不厌。
为了让江家的厨娘庆大嫂把这几道菜做好,江又梅及周氏专门对她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食材都用去了不少。
饭后,孙先生又拉着小包子和小胖墩考校了一番功课后,一家三口才走了。
小胖墩很懂事地要把太爷爷送回家睡午觉,小包子也跟着他去送。出门的时候,李氏还嘱咐老爷子早些来吃晚饭。
陈老爷子毫不客气地应承着,“好,好,我睡了晌午觉就来。”
江老爷子和卫氏都没回老宅,直接在这里歇了。
江又有就和江又梅单独聊了几句。李华锦的夫人金氏下个月就要生孩子了,这是李华锦的第一个孩子,所以紧张得在衙门里都坐不住。
李姑娘的亲事也退了,不过李府跟周府闹得是相当不愉快。周夫人到处去败坏李姑娘的名声,让李家很是气忿,但亲事总算退了,所以也少不得忍了下来。可想而知,李姑娘此时肯定是极其难过的。
江又梅看到江又有红着脸似是无意地念叨着,忍着笑表示,李华锦孩子满月自己会去,到时会去宽解宽解李华云。
跟江又有说了一会儿话后,江又梅就抱着睡着了的小丸子领着虎娃回了南山居。
离老远就看到虎娘正在南园门口坐着,看见她它们回来了,就起身跟虎娃交流了一下,然后虎娃就跟着它一溜烟地向南灵山方向跑去。
小夏来把小丸子接了过去,江又梅终于把手臂解脱了出来,她揉了揉酸涨的胳膊,小丸子实在太重,不像个半岁的婴儿,足有三十斤。
江又梅回了自己的小书房,开始拿着纸笔算起了帐。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个最快捷的挣钱路子,因为千里之外的京城,南山居士的画已经有价无市,几乎所有皇族勋贵或是文人雅士都拿着大笔银票在翘首盼望她的画作能再次面市。
她还在算计着咋能用手里这些钱再翻翻本,让自己的财产再多一些。
过去的一年多算是多事之秋,先是担心林昌祁,后来就是怀了身孕,再就是带女儿,无暇顾及挣钱的事。现在女儿已经半岁多,她也能干些别的事了。
今年是个丰收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稻子大丰收,每亩的产量比往年多了不少,再照之前与陈之航签的约,又高价卖给他了,每家挣的银子较往年高出将近一倍。
江又梅也大赚了一笔,小包子当然赚的更多了。虽然小包子的银子还没拿到手,但林进在信中已经写了,应该不少于五千两。
前世的经验告诉她,买地、买房最保值,也最省心。问题是附近的村民都好过了,不可能卖田卖地,要买只有到远些的地界买。就想着等有空了,还是去趟青华县,找牙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买房最好就是去金州府买,可是因为周家的关系,江又梅现在不想在那里买。看来只有在青华县城买个铺面了,最好再买个宅子,偶尔去县城也有地方落脚。
正算着,听见小包子回到了南园。江又梅在窗口招手,让他来自己的小书房。
便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本来家里的一切开支就要和他商量,再加上北方田地是他的,更得征求他的意见了。
小包子的本意还是银子存在钱庄里才是最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