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善早起打开房门,外面雾蒙蒙的一片,只能瞧见到眼前这一块地方,她往厨房方向走过去,林氏已经在厨房里面忙碌了。
她瞧见戚善的时候,笑着招呼道“善善,你端热水去洗脸。”
戚善提起放在炉火边暖着的热水,又一步一步往房间走去,等到她再出来的时候,林氏已经端起一锅粥往厅里走去了,戚善连忙取了碗筷。
她们婆媳坐下来了,元仕进还没有出来,戚善问林氏“娘,爹爹又去菜地了”
林氏笑着点了头“笙儿现在不许我们下地做农活了,你爹的心思全放在菜地上了,我瞧着今年的菜,比往年生得好,果然是一分功夫一分收获。”
自从元达笙中举后,元仕进夫妻说话都带上几分学问了,戚善听她的话点头说“娘说得对。”
林氏很喜欢小儿媳妇的温顺表现,她原本担心戚善嫁进来后,行事会张扬,结果相处这些日子,她发现戚善大多数的时候,特别的好相处。
粥有些烫,林氏和戚善坐在桌子边说话,林氏笑着说起元达笙小时候的事,在她的心里面,小儿子自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她也好奇打听戚其良的情况,戚善捡一些趣事说给她听,她听后感叹说“你哥哥也不容易,你们一大家人在一起居住,他还要管你们这些弟妹们。”
戚善赞同林氏的话,戚维肆和孙三花这对夫妻对儿女完全采取放养的态度,他们兄弟姐妹小的时候,由大伯大伯母顺带管教,略大一些后,戚其良就担负起这个责任了。
元仕进回来的时候,听见她们婆媳的笑声,他走进厅里面,坐在主位上,端起粥碗喝了几口粥后,对林氏说“天气冷,今年织好的草垫子要拿出来给菜保暖了。”
林氏笑着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晚上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去菜地里吧。”
他们夫妻说着日常的家事,戚善慢慢的喝粥,这几年戚家的日子比从前好过了许多,在吃食上面,要比元家花样多,但是戚善属于那种比较好养的人。
林氏只要把饭菜煮熟了,她都可以吃成美味的人。
他们三人吃过早餐后,柳氏过来和林氏说话,她和元达和的长子元同泽可以商议婚事了。
元达笙没有成亲前,柳氏不敢过来和林氏说长子的亲事,现在小弟媳妇进家门了,自个长子元同泽进城当了跑堂,每个月也能往家里面拿一些铜子回来。
林氏听了柳氏的来意,摇头说“我一天到晚都不太出家门,你和我来说事,还不如去寻媒人说话,或许她知道那家有好女子。”
柳氏瞧了在一旁沉默的戚善,她低声道“泽儿进了城当了跑堂,他认得字,又生得好,嘴也会说话,也识得别人几分的眼色。我觉得他配得上城里的女子。”
林氏听她的话,只觉得柳氏把长孙抬得太高了,她想给长孙娶一个城里的女子,那样的女子娶了进来,只怕也不会乐意在元家村生活的。
柳氏转头瞧着戚善笑着说“小弟妹,我听说你姐姐嫁进城里人家,她一定认识人,你那天进城探望你姐姐的时候,你和她说一说你大侄子的亲事”
戚善满脸惊讶神情瞧着柳氏,说“大嫂,我姐姐在姐夫家当儿媳妇,事事要听从婆婆的安排,只怕也不认识几个人。你和大哥有这个心思,还是寻一寻城里官媒打探一下消息。”
柳氏有些伤心的瞧着戚善“三弟妹,你也瞧见过你大侄子,是不是一表人才”
戚善瞧一瞧婆婆,再瞧向柳氏不太好意思说“大嫂,我嫁过来后,还真不曾见过大侄子。”
柳氏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元同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