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1/4)
    谢迁当着杨一清的面,把请调沈溪回京城的上奏给写了,特别提出让英国公长孙张仑提前返京,入五军都督府历练。

    杨一清基本没掺和意见,此时他一直在想心事全都涉及沈溪。

    杨一清以前对沈溪回京城持支持态度,但如今也有了私心,不太想让沈溪回来,这点完全跟谢迁意见相左。

    谢迁把奏疏写完,又跟杨一清商议。

    杨一清仍旧采取敷衍的态度,把决定权交给谢迁。

    谢迁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最后把奏疏交给杨一清“此事由应宁你来上奏最为合适你拿回去看看,有些语句是否需要修改,今日内便呈到通政司老夫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人把奏疏送去徐州。”

    杨一清始料不及,惊慌失措地推辞“阁老,在下怕是难以胜任。”

    话刚出口,就看到谢迁锐利的目光望了过来杨一清之前没提反对意见,此时骑虎难下,只好伸出手。

    谢迁吁了口气道“应宁啊,老夫不是故意与你为难,这朝中多少人,老夫能信任的有几个六部尚书光是之厚一人便占俩,他现在不在京城,老夫有何事只能寄希望在你身上。”

    谢迁表现出对杨一清的器重,杨一清却丝毫也没有感到受宠若惊,因为杨一清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后,明显感受到大臣间互相利用的心态,不可能再跟以前当外官时一样对谢迁完全唯命是从。

    等杨一清把奏疏接过去,谢迁欣慰地拍了拍杨一清的肩膀“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莫要向外人谈及,至于陛下是否会准允,再另说。老夫随后也会去信江南,让之厚做好回京师的准备。”

    杨一清回到户部衙门,以自己的口吻将奏疏重新写过,准备散班时把奏疏送到通政司,忽然听说皇帝自徐州传来圣旨,涉及朝中大事。

    杨一清从户部衙门出来,正好遇到路过的李鐩。

    李鐩从轿子上下来,走到杨一清跟前“应宁可有听闻之厚卸任兵部尚书,陛下委命德华回京师接替职务。”

    “啊”

    杨一清一惊不老小。

    虽然杨一清对三边总督王琼的能力相当肯定,毕竟王琼是他在西北时的老部下,但按照朝中资历,他才是接替沈溪为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按照官场的潜规则,六部中兵部尚书要比户部尚书高半级。

    李鐩道“是陛下派人回来知会,还派人去西北通知德华,让他及早回京履职。”

    杨一清急忙问道“之厚只是卸任兵部尚书那他的吏部尚书之职可有变化”

    李鐩想了想,摇头道“这倒是没听闻,想来应该没变化。之厚留滞江南,京师诸多事务无人统辖事情想来只能如此了。”

    杨一清再问“那三边总制之位,以何人接替”

    李鐩稍微顿了顿,才回答“听说是胡重器本来以重器的资历无法胜任,不过想来陛下是跟之厚商议过后才做出此决定还是要看接下来圣谕如何。”

    听说胡琏要接替王琼出任三边总督,杨一清心中不是个滋味儿。

    胡琏在朝中的根底太浅了,哪怕之前追随沈溪屡立战功,但始终做巡抚都属于战时破格提拔,现在突然说要让胡琏去当西北出任最高军事统帅,杨一清心中更觉得正德皇帝偏向于提拔重用沈溪派系中人。

    但随即杨一清又一想“德华却不是之厚的人之前谢阁老在西北时,他处处都以谢阁老的命令为先,此番德华回到京城,对之厚应该是一种制约。”

    杨一清和李鐩一起到了兵部大门前。

    谢迁、杨廷和、张子麟等人也闻讯赶来,而自徐州赶来宣旨的天使,乃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刘理和谷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