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杨廷和所能想到的最妥帖的解决办法。
谢迁却断然摇头“都察院就一定能监督吏部作为谁不知道沈之厚在陛下心目中的位置,谁敢反对他另外,这奏折送上去,指不定会出如何结果,你以为陛下会按照你拟定的票拟做朱批”
杨廷和试探地问道“不是还有张公公么”
他不提张苑还好,这边话题刚出口就好像是在给谢迁添堵。
谢迁脸色更加难看,道“张公公怕是已跟之厚站在一线,指望不上,再者有关吏部事务,陛下基本都会过问,这到底是沈之厚新官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又在年关之前,若陛下朱批御准,这事怕是没得转圜。”
“这”
杨廷和多少有些为难,现在他提出主意,却被谢迁否定。
谢迁倒是分析得头头是道,却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光顾着否定。
梁储在旁问了一句“奏疏已到内阁,年前就要出结果,这票拟该如何拟定”
在梁储看来,既然沈溪已将奏疏送通政使司,走具体流程,你谢迁就不该只在这里说风凉话,光靠否定解决不了问题,总该拿出个对策来。
谢迁环视在场之人,忽然有了决定,将奏疏往旁边一丢“年前这么多事,为何非要为这一件事烦扰有事,等年后再提”
当谢迁说完这话,在场三人不由面面相觑。
如果说沈溪在吏部完成的考核有些不合“规矩”,那现在谢迁要做的,那就更是坏大明既定的规章制度了。
关于奏疏,内阁作为秘书衙门,只是负责向皇帝建议,定下一个大致的解决方案,由皇帝来选择是否同意,只有皇帝才拥有留中不发的权力,内阁什么时候也多了这权限
或许在权臣当政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谢迁却自诩为光明磊落的文官翘楚。
你一边用朝廷的规矩打压沈溪,一边却用不合规矩的方式来给沈溪使绊,这就有点小人所为的意思。
梁储和靳贵没贸然评价这件事。
杨廷和却赞同谢迁的观点,点头道“如今看来,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此事若拖延至年后,或许还有转机,若现在就提交陛下,时间仓促,陛下必会遵从吏部拟定的结果,无论出任何票拟,都无济于事。”
谢迁道“这也不是坏规矩,吏部事务重要,其他五部和各寺司衙门的事情就不重要了吗每天内阁那么多事需要处理,一件半件的没有兼顾到情有可原,不对外说便可。”
四位阁臣都在,若事情泄露出去的话,可能会对内阁的权威性发生重大打击,所以谢迁先打好招呼。
你们有意见最好现在就说,若是不提出反对,就别把这件事透露出去,只有我们四人知晓情况,对外就当没这回事。
梁储问道“若是吏部那边前来催问当如何”
谢迁打量梁储一眼,对其摇摆不定的态度非常不满,冷声道“往常年被留中的题奏还少了吗”
没有更多的赘述,只是一个问句,便让梁储明白“规矩”,旁人若问及,就干脆不回答,让人去猜,以前也会有很多留中不发的奏疏,或者被司礼监拦下,要么被皇帝留下,总归只要不承认,别人也不能说跟内阁有关。
梁储这边不再多言,靳贵则似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就怕之厚亲自来问”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别人是否问,好像无关紧要,总能对付过去,但若是沈溪亲自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