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2/3)
劳累。

    沈溪拱手道“我并非不体谅刘尚书的辛劳,只是玉娘应该明白,以我如今的年岁和见识,很多事情不足以胜任,反倒不如安守本分,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

    玉娘心想“这位沈大人可真够谦虚的,在泉州时与佛郎机人一战,那是何等气概更别说是拿下张濂时那种舍我其谁的大气魄,谁敢说你年岁和见识不足”

    但刘大夏表明不能勉强沈溪,玉娘自也不会多言。

    “沈大人,你可真是让人看不懂。”玉娘摇头苦笑,语气中满是无奈,随后告辞离去。

    等玉娘离开后,沈溪思索了一下,刘大夏会派谁去最大的可能,还是江栎唯

    京师的戒严在持续中。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稍微走上两步都会汗流浃背,沈溪身为朝官,不能再跟小时候在汀州时一样穿个坎肩背心便随意出入家门,因此他宁可多留在家里。

    如同料想的那样,最终刘大夏派了江栎唯押送粮草去宣府。

    说起来不远,不到四百里路,但中途却是凶险异常。

    之前江栎唯刚说除了锦衣卫指挥使赵鉴以及指挥佥事牟斌等直属上司外,谁都调动不了他,现在刘大夏就让他明白,就算他如今在北镇抚司供职,户部也可以随意调动更何况江栎唯到现在仍旧只是个锦衣卫镇抚,一天不挂上镇抚使的实衔,一天不算转正。

    很快谢迁得知刘大夏有意让沈溪去宣府的事情。

    谢迁本来还为刘大夏为何会在朝堂上帮沈溪这样一个后进说话而不解,张濂案发后,他总算明白,其实沈溪去泉州还领有户部的差事,这足以说明,不止他一个人看出沈溪有本事,刘大夏这样在朝中刚正不阿的实干之臣也经常使唤沈溪办差。

    “你小子脑子可真不开窍,此番去宣府有益无害,鞑靼人只想抢一把就走,根本没有恋战之心,之前宣府探马来报,由于天气炎热,人倦马疲,鞑靼人已经开始撤走,你去一趟不会有危险能让七卿之一的户部尚书赏识你,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拒绝了”

    谢迁一有机会就数落沈溪,本来以他的身份,犯不着跟沈溪这样的小角色计较什么,不过秉承“沈小友锋芒太盛必须磨磨棱角”的原则,谢迁从来没给过沈溪好脸色。

    但这次,他却为沈溪拒绝刘大夏的好意感到惋惜。

    沈溪有些惊讶地问道“谢阁老之前不是交待过,要学生安安心心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多做几年学问吗”

    谢迁瞪了沈溪一眼,好似在说,你小子竟然拿我的话来呛我

    “其实啊,这事儿还真是好坏参半就本心而言,我并不支持你去户部这样办实事的衙门,因为你小子做事不通世情,就说那张濂吧,是你随便能拿的还好陛下未加怪罪,若不然一个不慎,别说是官位了,连小命都要搭进去。”

    沈溪心想,伴君如伴虎,你这倒是说了句大实话,虽然说办的是皇差,但最后要治你罪的也是皇帝。

    不论差事办得对与错,只论是否合符皇帝的心意,若皇帝觉得张濂不该被问罪,就算罪证确凿,也不能动。

    高明城的案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当高明城送出大笔赃银赎罪,得到弘治皇帝欢心后,连刘大夏这样忠耿的大臣,都停止追查高明城以前那些贪赃枉法的勾当,后来还眼睁睁看着高明城担任钦差出京办事。

    谢迁见沈溪不言,似在思索,心里多少有些高兴,这说明沈小友并非无可救药,还可以通过“教导”使其幡然醒悟。

    若他知道其实沈溪并非他所想的那般做事不会拐弯,而高明城更是沈溪一手推到外戚党那边的话,非破口大骂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