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教育问题(1/4)
    “嗷呜呜呜嗷”

    谢业哭得极惨,

    哭得极具特色。

    大约从断奶之后,

    就极少见到他哭了,

    此时与连铭二人抱头痛哭。

    另一边,

    卢氏也与小青抱头痛哭。作为程素素的亲友团,

    小青及其携带的家属有着除集体送别之外的额外优惠单独道别。道别里最伤心难过的,

    程素素以为是卢氏与小青母女俩,

    毕竟母女连心。若以哭得最大声来论,那最伤心的一定是这两个小货了。

    程素素打小就是卢氏给带大、与小青一同长大的,毫不夸张的说,

    与这母女俩的感情比对赵氏都要厚,还厚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拿手绢按按通红的眼角,程素素不管两个小东西,

    先劝卢氏“三娘,

    不要这么伤心了,要我说,

    竟或依着女儿女婿住,

    也没什么不好。”

    是的,

    这是她早在心里计划好的。卢氏也上了年纪了,

    总跟在自己身边,

    条件是比小青这里要好不少,

    毕竟谢府的底蕴不是连山这才恢复一点元气的家庭能比的。但是卢氏就这么一个亲闺女,又有了外孙,硬拆开人家也不对。别说卢氏不是卖身的奴仆,

    就算是,

    辛苦了这大半辈子,程素素也得有良心,叫人家能一家团聚。

    卢氏还很犹豫,小青是亲生的,程素素也是打出生就归她给带大的,感情也不错。相较而言,她更担心程素素一点。不提程家的对她的恩惠,单看程素素这些年干的事儿,就是冒险的居多。虽然在身边也不能帮着大忙,不看着总不安心。

    小青抹抹眼睛“娘,您看呢”她是既舍不得母亲,又觉得母女俩都离开了,剩下程素素,心里很过意不去,如果能够,她倒想把丈夫儿子一块儿打包了带着跟程素素一起回京。

    卢氏两头犹豫,程素素已经母亲拍板了“就听我的留下吧你们瞧,樱桃也长大了,张家的做事你们还不放心吗”

    卢氏号啕了起来“以后想见就难了啊”

    她这一哭不打紧,谢业与连铭本已哭得差不多,开始抽噎了,听她这一句,又“嗷”地哭了出来。程素素道“怎么会呢您要想见我了,跟外孙一块儿上京来。女婿也有回京述职的时候,一同来就是了。我都安排好了。”

    北疆不止是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文化也是一样的,大概最好的书院就是天一书院这个分院了,当然要把连铭收过来读书了。等连铭长大一点,视其天份再定方向。反正在确定要考科举、进官学之前,他都得在书院里呆着,这书院那交换生的法子还是程素素想的呢。等小孩子长到十岁开外,就能申请进京进修去了。

    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小点儿还不大放心,连铭就不一样了,入京就有程素素给照看着,这方面的顾虑是不存在的。

    程素素并不打算废除这种交换生的制度,还打算让谢业长大了也要往北疆来。北疆这片地方,谢鸾是自家叔叔,谢理是族亲,李巽极有可能呆上几年之后做到安抚使。还有王经,那也是与自家交情颇佳的。谢绍、谢业,可不能让他们忘记了北疆的局势。

    这打算一说出来,号啕的也不号啕了,嗷呜的也不嗷呜了,保姆趁机上前将两个小货拉下去洗脸。程素素笑着摇头“好啦,咱们也甭哭啦,不用太久,准能再见面的。”

    小青却哭了“那我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先时哭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