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天下人统统戴孝,
但是京城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是必须穿孝的。官员不用提,
天子脚下的百姓往往有各种优待,
这个时候就该还回来了。是以书院里不止谢麟一家穿着孝衣,
程素素还得给上下人等都准备点白布。好在非亲非故的,
穿孝的日子短,
按惯例,会有一份“遗诏”又或者是新君、政事堂的命令,下令几日除服。
安排好这些事情,
程素素第一时间请住在书院的谢涛夫妇回府“阿婆是必要入宫哭灵的,恐怕四叔四婶在府里又是陪伴又是看家分身乏术,请三叔三婶回去照应。”
继而与谢麟商议“才见大蔡兄,
这一回要去寻一寻小蔡兄了。”
小蔡兄管城门,
这个时候谁往京外递了什么信了,政事堂派的什么人往哪去了,
一一要严查。掌握了这些大致的动向,
对判断局势会有重要的影响。
谢麟道“我与你同去。”
“且慢”赵骞拦住了谢麟,
“此事娘子去办即可。芳臣,
你还要做一件事。”他让谢麟写个惊闻皇帝大行之后感慨的诗文,
回忆一下自幼被皇帝提携的事迹等等。再在书院里哭几声,
这个时候,谢麟一定不要上蹿下跳出现在众人眼前,一定要绷住形象。
程素素独个儿去见了蔡八郎。
蔡七郎已受过一番惊吓,
蔡八郎做好了心理准备,
见到她的时候,依旧忍不住弯了弯腰,软了软脚“程、程兄”
程素素好言安慰他,不意说话越软,蔡八郎的脸上哭意愈浓,程素素只得作罢“瞧你那样儿站好了”
蔡八郎瞬间站得很直。
程素素这才说了要求。
有事交待他做,蔡八郎奇迹地不紧张了,拍胸脯保证“放心,都记下了我每天一次派人送到书院里。”
两人接完头,程素素驱车回到书院,路上却时不时见几团行人,哭委于地“陛下,陛下您老人家怎么就去了呢”
现代人大概很难理解皇帝死了的时候,有许多人痛哭流涕伤心不已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些人里,还有许多在皇帝活着的时候骂个不停,就差指着鼻子说他是昏君了,此时也哭得快要昏过去了。
京城毕竟是京城,镇定的人也不少,老一辈还记得现在“大行”了的皇帝他爹出殡时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的情状。有好事者躲在窗户后面,对着路上往来匆匆的官吏差役们指指点点,口里对年轻人说“现在这些人呐急脚猫儿似的比起当年先帝的这个时候,差远啦”
当然差远啦,那会儿古老太师说一不二,上下一个声音,又没有边关急警来捣乱,藩王们但有点小心思便受到了无情的镇压,一个一个被赶得很远。现在可没有一个那样强势的人来主持局面了,李丞相固然有手腕,新近被参,边事又吃紧,可比不上古老太师那个时候了。政事堂里,丞相们一面想着维持大局的稳定,一面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发展一下自己的势力,这便又掰起了腕子。
东宫比起乃父要讨喜得多也聪明不少,但是只有一个人,他的加入,不过是角力的人又多了一个,让情况更复杂而已。
皇帝之死,它的意义,超过了死亡本身。
京城暗涌无数。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还没有人为了抢肉吃而砸锅,政事堂维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