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各家各户念着今年因为有贾大人,过年都更加好过一些的时候,就看见
四面八方来人了
四面八方都是骑着马赶着来海通镇的人
四面八方骑着马赶来海通镇的人手里都挥舞着银子
四面八方骑马赶来海通镇的人挥舞着银子都哭着嚷着要买海蛎子
海通镇的人都惊呆了。
射阳县的人也都惊呆了。
应该说,江苏一地的人都惊呆了。
光靠三更四更是应付不过来的,幸好宝玉第二天就从淮安赶回来了。
海蛎子卖不卖当然是卖的,只有销售情况好了,才能够打开市场;打开市场了,来年的需求量才会加大;需求量大了,才会有人愿意尝试养殖海蛎子么
不过也不能随随便便卖了。
其一是因为这还是头一年,成年肥硕的海蛎子毕竟是有限的,要是放开了卖,后头闻名而来的人岂不是走了空宝玉还想把射阳县海通镇的海蛎子美名传扬到更远的地方去呢。
其二,则是因为消费者心理学了,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都是限量的才叫好,不轻易买到的才叫好,一旦敞开了供应也就没那么稀罕了。
海通镇的海蛎子和别地儿论斤卖的不同,它是按个数卖的,一两银子一个,每人每天限购两个,一天统共卖一千个,卖到腊月二十。也就是说,每天只有五百人能买到,而距离售卖截止的时间,只剩一个月了。
这定价在汪家村可是天价了汪家村的人心想这么贵,还会有人买么
没想到求购的人络绎不绝,还有那聪明的,给钱叫附近村民也替自己买,算是多占了一个名额。
宝玉对此情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代购海蛎子的村民也能收一点好处费的,权当是给当地百姓创收谋福利了。
限购政策使得有些人终究是排不上队的,也不用着急,贾大人说,和淮安的白鹤楼谈好了供货,每日送二十只海蛎子去,就是二十客的分量,去碰碰运气,也许能提早预定到的。
随着越来越多人吃到了海通镇养殖区的海蛎子,镇上的客栈一时间生意又好得不似冬天了,那些替府中老少爷们排队抢购海蛎子的下人是一伙儿、还有慕名而来想要亲自尝尝的人又是一伙、以及发现其中商机来实地考察的人再是一伙儿一时间,海通镇的客栈老板都笑开了花远在淮安的白鹤楼掌柜也是一样,自从和贾大人谈好海蛎子供应事宜之后,每日店里都是爆满的,没点上碳烤海蛎子的人大部分索性就会在店里吃点别的,日日晚上对账,都把账房的手累酸了。
正当销售火爆不已,有些外来人探头探脑准备打探海蛎子养殖窍门的时候,海通镇附近的人才发现窍门不知道啊,只有汪小鱼兄弟和汪狗儿、汪狗蛋知道吧毕竟他们四人是几乎天天都呆在养殖区的。
遂有人再打听这四人的情况,结果却发现,打听到了也没用啊,现在这四人正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地安排人捞海蛎子、并亲自动手打包海蛎子呢。
打包这个概念也是宝玉提出、并要求这四人做的,用的是从汪家村收来的一尺大小的网兜没错,深藏功与名的宝玉又给汪家村村民创收了,然后用麻绳系好,麻绳打结的地方滴了蜡油封住虽然不知道用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