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今年那个赵与之也不错。之前在京郊诗会上便听过他的名头。他的文章,我与张大人他们几位也都瞧过,写得甚是不错。”
“而且听说他已是临安府的解元了,倘若这回能再中个会元。那就是三元及第也未可知啊”
“三元及第可是下官记得,至今为止,整个大周真正连中三元之人便只有首辅大人一人啊。”那人说罢,又向最前头的男子遥拜了一礼。
“区区稚生,岂能与首辅大人相提并论”这时,那位裴大人在听闻后,又立刻拍起了长官的马屁来。
眼下他虽是礼部的头头,可是这尚书之位还悬空着呢
左右目前最有可能升任这个位子的,便是自己和魏聃了。若是排资论辈,那自然礼部尚书的名头应当落在他的身上,但坏就坏在与自己竞争的人乃是当朝国舅,魏皇后的胞兄。
魏家与顾家都是外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两家井水不犯河水,但实际里还不知道怎么掐呢。既然自己和姓魏的注定是敌人,那么他势必得向另一方靠拢。再说了,顾首辅又是朝中重臣,权柄在握。这时候他不投靠首辅大人,投靠谁
大人是圣上跟前的红人,原先这两人差点都要住到一张床上去了。倘若自己能在首辅大人面前好好表现,那今后的益处自然多得是。
裴照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于是他又立马接着道,“咱们首辅大人如日中天,依下官看即便是太师也”
听着众人的溜须拍马,为首的男子只摆了摆手道,“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
“余亦甚期之。”
这时,只听又有一名官吏小声地说道,“今年的春闱不光有会试,还有恩科也将一并举行,想来应是热闹非凡。大人任总裁,不知这副裁会是何人”
这会试实际就是各地中了乡试的举子全部集中到京城来再考一次试,考中之人便可以继续参加殿试。殿试是由天子亲自考核,通过之人方能叫做进士,而这进士当中便有了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
但每回科考除了各州郡的举人和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外,往常还设有天家特许的恩科,即由皇帝特开皇恩,允许一些落榜的考生也可一并应考。而这统管科考判卷之人,即为总裁。
会试的总裁与副裁共计二人,一般由内阁大学士担任,其中这总裁的人选,往往将对中第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前朝宣帝在位的二十年间,由其右相王怀恩任总裁的科考便有六回。这王相乃是北地秦州人士,所以在这六次科考中,榜上有名的秦州举子数量总是遥遥领先。
到了大周,为了扼止科举舞弊之风,不仅所有考生的试卷都会由专人誊录,就是总裁与副裁的最终人选,也是到了真正开考那日才会公布。
这时竟然有官员旁敲侧击地开始打探此类消息,那一般不是为了同乡后辈,便是收了考生的礼金
“科考取士,国之大事。这总、副裁的人选自由圣上钦定,我等岂能揣测”顾禹同闻言,遂笑了笑道。
听闻首辅大人发话后,随即那身后的一群官员也开始连连应声。
“廊屋那片,还有所有号间的隔墙都让人重新修一遍。”
“还有十日,倘若赶工,尚且来得及。”
裴照刚刚才为首辅大人掀起轿帘,正准备恭送他老人家时,却忽然听见自己上司的声音正沉沉地从头顶传来。
裴照
那男子刚听闻时,还是一脸的惊讶之色,可他一抬头便对上了那人暗沉的目光,于是他又立马灰溜溜地应下了。
“是。大人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