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蹊跷(2/3)
分出心神,在奚多海提到他和耀龙坝的时候接话,跟赵铎汇报。看起来很忙,不过倒也不显得匆促狼狈。
    吕秘书看着前面的几个人,又看看身边的姚软枝,竟然莫名地松了口气。这样也挺好,没有直接点名姚软枝的身份和目的,免得让农业局的人和那两个好不容易找到的老工人有意见。
    几个人分成了一前一后,有一些距离,吕秘书压低了声音,估摸着前面的人听不到才说“姚老师,要不咱们就先不提您的名字,免得让人误会”
    姚软枝非常通情达理地点头表示同意,同样低声地说“吕秘书工作态度细心,咱们确实是要考虑到工人兄弟的阶级感情。像张站长这样,在几乎废弃的水电站坚守了两三年都没有放弃的阶级同胞,也是很难得了。”
    吕秘书连连点头“姚老师说得对,说得对。不能伤害工人兄弟的阶级感情”
    姚软枝心中有疑问,可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偶尔跟吕秘书说几句话,其他的时间就真的像是赵铎随从下属的模样,跟在赵铎身后,左顾右盼,似乎是对水电站充满了好奇。
    在姚软枝看来,耀龙坝水电站的规模只能算是小水电中的微型水电站,不过在这个时代,装机容量达到两百多千瓦的水电站,已经是很不错了。
    耀龙坝的高度不过十八米,长度也不过七八十米,和后世姚软枝见过的那些水电站大坝相比,就是一个小弟弟。
    但是姚软枝也能想象,当初王耀龙他们组织的民工在这么一个地势险要、交通不便的地方盖起这么一座大坝,会有多么艰难。或者,比她在梨花沟开发农场更加不易。
    春汛来临,水位上涨,大坝里侧的水面距离大坝顶端只有几米。随着春风吹拂,水面泛起层层波纹,荡漾着扩散到大坝边上,一圈圈碎裂开来。
    姚软枝加快了脚步,缩短了她和赵铎几人的距离,把前面的对话听了个清楚。
    “这位老匡师傅是宏图一成立就在这里工作的老工人,这位小匡师傅是老匡师傅的侄子,是后来加入宏图的。”张叶知正在向赵铎介绍那两个工人。
    老匡师傅和小匡师傅的背影都是瘦瘦的,两条腿有点罗圈,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肘部、屁股上都打着厚厚的补丁。
    听着张叶知向大干部提起他们,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弯下了腰,却连两个字都说不出来。
    “老匡师傅和小匡师傅不太爱说话,但是能力是很不错的。”张叶知拍了拍小匡师傅的肩膀,“当初他们俩都是在工房里,负责看管水轮机和发电机的。当时东家从大城市请来的工程师,还亲自指点过小匡师傅呢。”
    “这次也是小匡师傅发现了机组真正的问题所在,立了首功。”
    小匡师傅明显很紧张,身体绷得紧紧的,只会嘿嘿笑,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老匡师傅操着一口方言紧张地谦虚了几句“当不得张站长夸奖。”
    赵铎态度非常温和“工人阶级才是国家的主人,导师们的话果然没有说错。老匡师傅和小匡师傅能够解决水电机组的故障,商平市政府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奚多海见这两个工人还是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暗暗皱眉,接过话题“赵部长说的没错,咱们商平市政府一直没有忘记耀龙坝水电站的价值,一直想着要恢复水电站的运转,为商平市人民电力供应。栾局长几年来,不知道联系了多少人,从各个方面寻找修理水电机组的人才,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两位匡师傅。”
    “栾局长亲自三顾茅庐,才把两位匡师傅从老家请了过来。而且每天下班之后,自己骑着自行车跑几十里地来到耀龙坝,陪着两位匡师傅一起检查机组,寻找故障,解决问题”奚多海详细地描述了栾局长的辛勤辛苦,几乎可以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