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像是一条巨蟒, 在山岭之中翻越跳荡, 时而咆哮而下,如猛虎跳涧, 时而潺潺流淌,似柔肠百转。
澶河从崇山峻岭之间来到商平市境内,就形成了一处落差极大的水口。短短几百米的距离内, 澶河经历了数次坠落, 具有极大的水能。
这样的位置和环境非常适合建造水电站, 利用水力发电。
所以早在辛亥革命之后, 就曾经有外国人看中这里的地势, 想要在这里修建大坝建设水电站。
“其实并不是直到本世纪初, 才有人发现耀龙坝的特殊地势的。”赵铎指着面前的水坝, 侃侃而谈,“耀龙坝之所以得名, 是在元朝时候,商平当地官员士绅率领军民开凿水口,建立大闸, 开闸放水之时,水流奔涌而出,排山倒海,冲出峡口, 声如雷鸣,仿佛有银龙腾雾而来。远远望去,水花飞溅,光芒耀眼,故而取名耀龙坝。”
在赵铎身边,站着的正是姚软枝。吕秘书站在姚软枝的另一侧。
三人正站在耀龙坝旁边的光华峰,俯视着耀龙坝,赵铎就主动担负起了介绍这片山区和耀龙坝的任务。
吕秘书一脸无奈,这本来应该是他做的事情,可是赵部长要展示自己的知识渊博,他一个小小的秘书又能怎么样呢
他也没想到,去市委招待所恳请姚软枝亲自到耀龙坝考察水电站发电机组情况的时候,会碰到省里的宣传部长,更没想到,赵部长竟然会主动提出加入这次考察之中。
不过吕秘书给管市长汇报的时候,管市长却很平静,只是来见了见赵铎,就以自己还有工作为由,将这位省级领导交给了自己的秘书。
赵铎正当壮年,身材挺拔,高鼻薄唇,眉眼凌厉,说起话来又井井有条,文采出众,指点江山的样子很有几分伟人风范。可惜在他身边的姚软枝关注的焦点却不在他身上,吕秘书只能站出来为领导点赞“赵部长,您这么一说,我才知道耀龙坝的名字居然在元朝时候就有了,我以前还以为它是来自于宏图电灯公司的东家王耀龙呢。”
“小吕,你说反了。是王耀龙的名字来自于耀龙坝。”赵铎的心情看起来很好,话也比平时多多了,“王耀龙的老家就在耀龙坝下,所以家人给他起名耀龙。”
因为耀龙坝的缘故,周围很多府镇都以“龙”为名,包括很多小孩出生后,也都喜欢起带着“龙”字的名字。
这一点吕秘书还真的不知道,不得不再次赞扬赵铎的博闻广识。
赵铎对小吕的赞扬欣然笑纳,不过身边的姚软枝却对他的介绍一直没有反应,他不免有些失落。一号首长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但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赵铎一直在暗中向一号首长学习,包括喜欢读书这一条。
原来想着姚软枝能够入了一号首长的眼,担任起这么重要的任务,也许也会对文学文化比较感兴趣,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不过现在的耀龙坝,就是宏图电灯公司重新修建的了。”吕秘书见赵铎沉默,便接着他的话继续讲述了下去。
当初王耀龙是商平首富,心怀报国之志,认识到电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外势力试图通过建立水电站控制商平周围地区的情况下,王耀龙意识到了危险,组织当地士绅,集资开办了宏图电灯公司。
宏图电灯公司成立之后,王耀龙经政府同意,开始重修耀龙坝。
哪怕当时已经是乱世,当时的桓省总督仍旧批准了这个建议,并且在公文中断然说道“从今日起,决不允许外国人在桓省开设电厂。”
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