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 独有凤凰池上客(2/3)
是科道奏事权。”
    科道官本来是负责监察,然而他们却也有机会掺和到行政之中,提出自己的方案。这相当于一个人既主考,又是应试者,如何称得上公平。因此,月池建议要限制科道官员的奏事权限,使其专攻监察一项。
    这话一出,局势立刻逆转,这下轮到六部五府点头称是,监察官员骂骂咧咧了。张岐眼见大家反应如此激烈,心中也有些发虚,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又继续说出月池所倡第三条,即对风闻奏事权的限制。一旦言官捕风捉影,被弹劾的官员就要主动引咎辞职,虽然脑子清醒的皇帝一般不会直接批准,可这个流程就是错误的。月池建议,应当赋予言官较大的调查权,同时规定其用事实说话。
    这在许多科道官员听来就异想天开了,特别是给事中,位卑而权重。他们只有从七品的品级,见谁都要打躬作揖,这能如何调查。他们唯一的大权就是风闻奏事,如果连这个都被限制,那他们还剩什么诸如华昶之辈就要当众抗议。而其他文官则面露喜色。
    鸿胪寺官员见状朗声喝“肃静”
    大家这才回过神,闭口不言。张岐继续说出第四条,即建议给科道官员更优厚的保障,包括品级提升,任职年限的稳定,增加配属官员等等。
    打一巴掌给一甜枣的手段被月池运用得是炉火纯青。大部分人都希望获得她提议中的好处,却又想规避对己不利的地方。到最后,就成了狗咬狗,一嘴毛。还有一部分保守派则觉得区区一个传胪,怎能如此指点国政,表示拒不采纳。三方混战下,这一次例朝不得不因混乱而被喊停。
    而心事重重的朱厚照也即刻摆驾华盖殿,召见内阁三公和突然放雷的张岐。闹成这个样子,皇上居然从头至尾都一言不发,这让张岐由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如今的心浮气躁。内阁三公见他,都没有好脸色。刘健斥道“峯峦,你糊涂啊。”峯峦是张岐的字。
    张岐大惊失色,他磕磕巴巴道“可是,不是元辅指示下官”
    李东阳叹道“你操之过急,弄巧成拙。好歹你也要等李越从翰林院中出来,有一定政绩做基础时再言其他。”
    张岐一时面色如土,他喃喃道“下官只是想将此事早早定下,免得圣上”
    谢迁无语道“你这不是胡来吗圣上即便要发作,想必也要等到大婚之后啊。”
    张岐如梦初醒,更觉肠子都要悔青了,一入华盖殿,便跪地请罪。朱厚照压根不想理他。他直接询问内阁三公“今日之事,三位先生如何看待”
    三人对视一眼,李东阳率先道“臣以为,李越所言,前二者颇有可取之处,后两策则有些操之过急。”
    谢迁则跟着道“臣附议。再者,国朝惯例,科道官风闻后,需经礼部和吏部勘察,方能行之。与其增加科道官员权限,不如将此规矩落实。”
    内阁是一个整体,首辅和次辅虽说都是辅臣,可这一字之别却不小。刘健不可能当着朱厚照的面公然和李东阳唱反调,故而,他虽有些不满,也只能应了,只是补充道“大可将污蔑大臣者从重治罪即可。”
    朱厚照的想法其实与他们差别不大,他暗自松了口气,只要内阁站在他这边,大九卿那边就好说了。这事再交付廷议即可。他瞥了一眼张岐,又问道“关于李越入都察院一事,你们觉得如何”
    张岐被这一眼瞧得冷汗直冒,说话间里衣和袜子就湿透了。
    李东阳一时难以从这位少年天子的脸上辨别出他真实的情绪,他斟酌道“李越的确是心思缜密的人中之材,若在翰林院中多多锤炼两年,再由都御史多多栽培,想来胜任佥都御史一职不在话下。圣上不妨一试。”
    朱厚照略一沉吟,他并没有直接答复,而是说容后再议。这让内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