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指了指堂下道“你看坐在第一排最正中间的那个年轻人,他叫秦观阳,已经连中两元,淮阴乡试解元、盛京会试会元皆为他一人,只要他今次殿试成绩不是差得离谱,有三元及第的可能。”
三元及第有时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成绩确实优秀,既然秦观阳能有解元和会元的水平,那么殿试一定差不了太多。
只要他不发挥失常,哪怕不是状元,也会是榜眼或者探花郎。
为了给这次恩科,乃至整个隆庆年号都开个好头,萧锦琛倾向于给他一个三元及第,用以鼓励天下读书人。
秦观阳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子,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全靠自己努力读书,笔耕不辍。
这就是最好的典范。
舒清妩点点头,这才看到人群中的秦观阳。
跟舒清妩记忆中的略有些差别,现在的他还一脸稚嫩,大概只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还没有正式步入官场。
舒清妩知道,他即将成为旁边观看着的重臣一员。
他也即将成为逐利者。
但他所走的每一步,都被萧锦琛亲自推着,似乎成为了皇帝陛下在前朝的一把刀,成为他最忠诚的心腹。
他用忠心和努力,换了稳立内阁的权利。
舒清妩看了看只能的秦观阳,扭头看向萧锦琛“这么年轻啊。”
萧锦琛笑了“年轻才好。”
在等待殿试的过程里,舒清妩喝了两杯茶,看了一会儿书,萧锦琛批了一摞折子,还叫了阁臣上前讨论。
而几位尚书大人则在殿中来回穿行,似乎在看贡生们的试卷。
舒清妩注意到,秦观阳已经早早停笔,坐在那反复检查。
看他那个样子,倒是十分胸有成竹,怪不得能三元及第青史留名。
待到香炉里的香燃尽,礼部尚书朗声道“时辰已到,封笔。”
一瞬间,十几名黄门从大殿侧门涌入,从后往前挨个封卷。
答完题的贡生们有的如丧考妣,有的犹豫不定,还有的兴致勃勃,不停抬头望殿上看。
萧锦琛放下手里的朱笔,微微一笑“试卷答完,爱卿们可有一问”
这就直接进入了问答环节。
萧锦琛别出心裁,他不给出问题,而是让共生们自己提出问题。
就看有个颤颤巍巍的大约有五六十岁的老贡生起身对萧锦琛行大礼,他却是问“陛下,朝廷之重,贡举之肃,岂可由女子临朝兼听”
此话一出,上下皆诧。
作者有话要说淑妃娘娘紧张严肃,浑身出汗。
皇帝陛下又不是什么大场面,吃瓜看戏也可以。
淑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