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深海高歌30(1/6)
    钟蕾的到来,让本应该艰难的军舰拆除计划顿时有了清晰方向。

    整个船舱里的科研人员们看着这个年轻小姑娘,满眼都是惊叹。

    “她看起来好年轻,成年了吗”

    “应该是交大的学生。”

    “原来她就是钟蕾”

    “我知道她小蕾号的研发者,开着渔船在海上护航的那个小姑娘,也是黄江的宝贝徒弟她最近不仅在民用渔船圈子里扬名,就连船舶重工军需装备圈子,都有很多人夸赞她。”

    “所以说她不仅会造渔船,还懂鱼礁技术,甚至知道怎么拆除军舰”

    “难以置信刚刚她说话的时候,我都没忍住想问问她,以前是不是拆过军舰”

    “就这掌控全局的熟练程度,怕是拆过不止一艘。”

    看着戴好安全帽,跟着爆破拆除队赶往驾驶舱的钟蕾,一群科研人员们忍不住低声议论。

    当然大家也多数都是在开玩笑。

    毕竟任谁都知道,华国成立后,这还是第一次人工拆除战舰。

    也不知道这个叫做钟蕾的小姑娘,从哪里学习来的技术。

    但从她刚才严谨、缜密的操作规划讲解来看,按照这个步骤走,无论是安全问题,还是作业实施,都是可行的

    这怎么能不令一帮科研学者感到惊叹

    “诸位,大家都是第一次进行军舰拆除作业,接下来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性状况。虽然我知道,你们都是华国最中坚的科研工作者,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方才那位和钟蕾对话过的中年女专家郑重扫视全场,说道“还有,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小姑娘,她的能力非常出众。若是后续拆除遇到难题,请诸位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及时和钟蕾同志请教、协商。”

    这番说辞,在场没人有异议。

    显然,钟蕾刚刚关于战舰拆除的详细规划,征服了在场所有科研人员。

    还是那句老话。

    科研场所不看重年龄,看重学识

    “以及,跟着钟蕾一起来的那几个小同志,先前参加过810501的设计,与舟山海域护航行动,同时也参与了军舰鱼礁的计划。”

    散会之前,那位中年女专家又笑着交代最后一件事“这个年轻且优秀的团队,目前正在成长阶段,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战舰,想来会有很多不足、不懂的地方,还请诸位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多教教他们。”

    能被国家筛选来拆除军舰的科研专家,绝对是相关领域的实力派顶尖人员。

    在场这群人,有的专攻主动力,有的专攻机舱机械,有的专攻动力管路。

    总之,个个都是大佬。

    和这样一群大佬相处一个月时间,还有脚下的常胜号作现场拆除教材。

    何愁学不到知识

    后来,在陈朝阳院士的回忆录当中,关于1956年这个冬天,是这样记录的。

    他写道

    “那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军舰,初次看到常胜号的心潮澎湃,以及那群老兵来送别常胜号的画面,哪怕过去了三十多年,我仍旧能清晰地记得。”

    “我们那个时候还年轻,除了钟蕾之外,其余四人其实都还是菜鸟,什么都不懂。但就是在这艘军舰上待的这一个月,有幸和当时华国最尖端的一群科研专家们学习,让我们对军舰有了清晰地认知。”

    “这一个月,我们拼命的汲取着这些新知识,为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学识基础。”

    “再后来,才有了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