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和往常一样,苏云和褚欣然一起上课,在最后一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结束后,她们一起往食堂走去。
“欣然你看,那边摆了好多桌子,还有很多同学围在一起。”
褚欣然也已经注意到了,看一些拉着横幅的,上面的字应该是社团之类的。
“那是社团招新,每年开学后都会有一个新生入团活动,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碰到有兴趣的可以参加一两个。”
走在旁边的男生帮苏云解答了疑惑。
“社团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参加的吗”
这个问题是苏云最关心的,她也知道自己的个性有些太弱,又不爱交际,心里对社团并没有什么想法。
“虽然没有强制性规定,不过大家都很自觉的加入。毕竟社团活动也属于校园实践的一部分,对人还是挺有锻炼作用的。当然,不参加也可以,完全看个人的选择。”
对方耐心的解答过后,苏云说了谢谢,心里顿时放心了许多。
“欣然,你要参加社团吗”
既然可以不参加,苏云就打定主意不去选,同时她又很好奇褚欣然的选择。
其实从解放以后,清华园的学生社团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纷纷成立,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到了改革开放,学生社团更是发展迅速,成为了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四年前学生会还制定了协会管理条例,来推动了协会工作的正规化管理,可以说清华园是非常重视学生社团这一块的。
“我还没有考虑好。”
社团太多了,有没有她特别感兴趣的,她还是需要再想一想。
其实之前辅导员找她谈过话,鉴于她入学成绩优异,辅导员推荐她进学生会。
“我们学校的学生会包括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你才入学不久,现在可能进不去,等下半年,学生会将会吸纳一部分新成员,到时候我会把你推荐进去。”
辅导员还是挺喜欢褚欣然的,一个人的思想在气质和平常的言行中能够表现出来,而且从褚欣然申请双学位的事就能看出,她是个很上进,很努力的女生。
辅导员的好意褚欣然并没有拒绝,所以她下学期应该是要进学生会的,加上双学位的事,她怕自己到时候忙不过来。
饭后回宿舍,舍友们也正在讨论社团的事。
“我要报名电影社,我挺喜欢看电影的,在家的时候,只有县里的放映小组到了我们村我们才有电影可以看。”
周晓丹率先做出选择,大家对她的答案不感兴趣,倒是好奇起了放电影的事。
“就是晚上在空地上拉块白布,放映员带着电影过来,每次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老老小小都带着家里的板凳去空地上等着,可热闹了。”
“我们家住的是我爸妈厂里的职工宿舍,他们厂每个月放一次电影,就在他们开员工大会的地方,反正每次人都挤的满满的,我小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周晓丹和陈慧慧说完后,祝璇也接着说了起来。
“我家住县城,离家五六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家老电影院,我哥经常带我去看,因为有熟人吧,有时候连票都不用买。看的时候再买两包瓜子,或者花生什么的,一边看一边吃。所以我小时候最喜欢跟我哥一起出去玩,他总会带我去各种好玩的地方。”
之后的话题又歪了,大家伙儿又开始讨论起了家里的兄弟姐妹。
“我就是家里的老大,我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爸妈对我挺好的,从来没因为我是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