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的身份,原本是不会知道平城的一家小食铺的,但是这家食铺却与卫葆扯上了关系。
当年卫明的侄儿卫葆,在街上调戏良家子,被五城司抓走的事,福王府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和很多人一样,福王首先便是怀疑,这是有人想要借着卫葆,来对付卫明。
为此,福王还曾派人去调查过李食记,被调戏的那名良家子,便是李食记老板娘的女儿。
这次的调查,不但查出李食记与颜家的关系,还查出李绮娘母女便是住在柿子胡同叶老夫人家里,而叶老夫人的亲孙子欧阳文韬,便是齐慰身边的福生。
这些全都不是秘密,那个时候,福生已经改回原名,他领俸禄时的名字便是欧阳文韬,但是平素里大家还是习惯叫他福生。
正是因为这些事,柴荟知道了李食记。
只是后来发生了太多事,李食记这个名字,便被柴荟抛到了九霄云外。
柴荟若有所思,武昌伯世子察言观色,便起身告辞。
待他走后,刘三走了进来。
刘三是刘渺的本家兄弟,早在平城时,刘三便跟着刘渺进了福王府,后来还做了管事,这次也一起进京,现在是府里的管家。
“大爷,王爷有信到了。”
柴荟微蹙的眉头终于展开,露出了笑容。
为了安全起见,福王每次的信件都是隐密的,他信不过送信的驿马,因此,自从柴荟来到京城,他与平城的重要信件,都有专人递送。
当然,普通信件还是会交给官驿,这些信上写的都是亲人之间的相互问候,即使被人在中途截下,也无关紧要。
刘三把信呈上来,柴荟仔细地检查了火漆,这才仔细地用银刀将信封裁开。
福王在信里告诉柴荟,一个名叫林亭的人,已经动身前往京城。
石亭,生父为皮毛商人石大富,母亲是石大富的外室张氏。
石大富的生意需要经常去关外,因此常在边镇落脚,张氏和石亭便住在边镇。
石大富在去关外收毛皮时被土匪杀死,张氏隔年病死,石亭被边镇的一对老夫妻收养,十岁时,鞑子犯境,滋扰边镇,老夫妻被鞑子所杀,石亭成了乞儿,后来流落到距离平城四百余里的孙县,被一位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吕文先收留,教其读书习字。
两年前,先帝迁都北上,各地均有民乱,孙县也不例外,吕文先被匪人所杀,石亭再次流浪,凭着他的才学,靠着卖字画代写书信,赚得盘缠,终于来到京城。
柴荟看到此处,笑着摇头,祖父还是如此,做事滴水不漏。
他又翻到下一页,只看了几行,便蹙起了眉头,这个石亭,原来竟是这样的来历
次日中午,宫里送膳的内侍刚到,琉璃便来刑部了。
他看看正在摆膳的内侍,迟疑着没有说话。
柴晏看到他,便起身走了出来,琉璃也跟着出来。
刑部衙门是六部之中占地最大的,柴晏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问道“见到那对母女了”
柴晏口中的那对母女,目前只有两个人,就是林妈妈和婵娟。
今天一早天还没亮,琉璃便重又回到石锅巷盯梢。
琉璃放低声音“七爷,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小的在石锅巷等着,也没见那对母女回来。正在这时,昨天见过的扫地婆子来了,原来她每天上午都会来这里做工,婵娟做的是皮肉生意,早上起来便是一室狼籍,因此让婆子上午过来干活,婆子收拾好,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