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妃嫔想错了,母后皇太后身体偏弱一些,本就不大爱管这些事情。当年,这一位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在孝庄太后生病的时候,没有去侍疾,引得顺治皇帝不满要再一次废后,被孝庄太后和董鄂妃拦着,才没有被废。
一个不受宠的皇后做什么都是错,没有人关心她为什么没有去侍疾,就是想着她没有去,那就是错。
如今,没有那么多人压着康熙帝,太皇太后没了,太后才不可能去做那么愚蠢的事情。
“这花开得再好看,要是开在路中央,那就不好了。”太后就不可能一下子跑到中间去。
皇宫的人做事很快,不快不行,主子让他们快点收拾,要是他们没有收拾好,那就要命。
好在那一处宫殿没有多破损,原本就是有人打扫,只是没有妃嫔住而已。这一次宫殿比较偏,也没有妃嫔愿意住在这一边。
皇帝亲自送佟玥去那一处宫殿,到了宫殿门口,停住了脚步。
“您给取个名吧。”皇帝问。
“翠园。”佟玥想了想,她来这边,大概率也是搞种植,叫绿园也是可以,只是容易让人想到头上一点绿,“翠,也是翠绿之意,带有生机。”
“好名。”皇帝哪里可能去说佟玥取的名不好,只觉得这个名再合适不过。
“今儿,你们祭祀是发生了何事可是缺粮了”佟玥吃饱喝足了,也认了皇帝这个儿子,那也得做点事情。
“是。”皇帝没有隐瞒这点,“江南水灾,开了粮仓,依旧有缺。百姓众多,若是不安抚好,怕是”
“如今的稻谷确实差了许多。”佟玥想到番薯在十七世纪才在中土得到大范围推广,好像就是涉及到江南水灾,有商人上报高产量的番薯,皇帝这才推广种植番薯,“稻谷的种子该改良改良,这急不来。过些日子,该有人给你上供高产量的番邦作物。”
“番邦作物”皇帝疑惑。
“别总觉得番邦一直在学习中原文化,实则各地都有各地的物产,就好比南方多种水稻,北方多种小麦。番邦,也有他们独特的农作物,高产的粮食作物。”佟玥进了宫殿,旁边确实有空地,符合她所想的,不错,不错。
皇帝之前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大清入关以来,他们就没有想着番邦作物,就想着中土那么大,多的是地。很多贵族都在圈地,圈地多了,百姓就没有地,皇帝才禁止他们圈地。
“明朝,郑和下西洋,便是多瞧瞧,兴许有很多有用的东西。”佟玥道,“大清入关,不也是觉得中土的东西好吗世界那么大,就不懂得看看其他地方,就盯着这块肥肉,还是觉得吃着碗里的就不瞧着锅里的这算是碗里锅里的吗”
“不是。”皇帝当然知道这不是碗里锅里的区别。
“没事,你们就是喜欢窝里横。”佟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你们就搞文字狱。打不过海上的那些人,就禁海,窝囊。”
“”皇帝确实打算禁海来着,可这个禁海,也不算从他这边开始的啊。
“等有人上供番邦高产粮食,你就问问他们的祖上怎么把那些东西带来的,想想其中的艰苦。”佟玥瞥了一眼皇帝,“你们就是太少吃苦了。你当治国跟治家一样啊,要是一个家,关起来门来,那确实能不管外面的纷乱。一个家,关起来,等着别人超过你挨打吗”
“”皇帝张嘴想要说话,可是他还没有说出口,就听见佟玥继续说下去。
“居安思危,不懂吗”佟玥感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啊。还祭祀,光光祭祀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