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回忆与承羲侯和忠勇侯相关的情报,据暗桩传回来的消息,萧家和楚家俱是家风严谨之家,他们家的女儿,应当差不了。
宸王说道“萧家和楚家传承多年,教养出的子女应当不差。忠勇侯不了解,但承羲侯府可信。不过既然萧氏没有合适的女郎,那选择楚氏女也未尝不可。”
因为启吾卫的原因,宸王对萧家知之甚详,开国时萧家不过一个普通侯府,萧氏真正繁盛起来,乃是从乾宁公主执政开始。
世人只知承羲侯一夜之间被特赦为世袭罔替的超品侯,却无人知其缘由。后世猜测是乾宁公主的私心,因为没过多久乾宁公主便下嫁承羲侯,这种带着些许旖旎色彩的传言一直流传至今。但宸王却知道,承羲侯能得到世袭罔替的无上殊荣,乃是因为承羲侯是首代启吾卫统领。
当然,那时并没有启吾卫这个说法。成帝登基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但成帝年仅八岁,于是先帝驾崩前特封乾宁公主为摄政长公主,代管国玺,把持朝纲。一个是年幼的皇帝,一个是年仅十六的公主,如何压得住目中无人的世家,和野心勃勃的皇室宗亲。乾宁公主为了威慑天下,便一手扶植起银枭卫。这些人玄甲黑衣,银具覆面,可以带刀行走御前,替乾宁公主执行暗杀和刺探消息的任务。
因为银枭卫的横空出世,满朝官员人人自危。世家联合皇室亲王,联手向乾宁公主施压,要求乾宁公主遣散银枭卫,但最终除了多死了几个人,也没起什么作用。在乾宁公主的铁血镇压下,局势渐定,年轻的大宣慢慢步入正轨,为成帝时期的成元盛世打下基础。
待幼帝成年后,乾宁公主归政天子,同时也亲手解决了银枭卫这个潜藏的危机。她令银枭卫当着文武百官揭下面具,意为愿意接受天下人的监督,并且改名启吾卫,正式成为大宣朝堂的一份子。
但世人无人知晓,其实还有一部分银枭卫没有转到明处。其中银枭卫的统领,真正的启吾卫之首,也随着乾宁公主的归政而隐于幕后,终生没有公开身份。
他便是承羲侯,也是大名鼎鼎的乾宁公主驸马。
时代更迭,帝位上的君王换了一代又一代,承羲侯府却始终荣宠不衰,宸王一直觉得,萧家还在替圣人做一些暗地里的事情。只不过圣人不说,萧家不说,宸王也装作不知道罢了。
是的,宸王虽然名为启吾卫统领,但如果按照银枭卫的规矩,恐怕他只是摆在明处替银枭卫挡刀的,真正的统领,应当在银枭卫内部。
但宸王却不把这些虚名放在心上,这么多年过去,启吾卫已经发展成庞然大物,启吾卫和银枭卫早已分道扬镳,互不相干。甚至理论上,宸王连银枭卫的存在都不该知道。宸王也致力于在圣人面前演戏,装作对银枭卫毫无察觉。圣人信任银豸卫,但也倚重启吾卫。如果说启吾卫是圣人明面上的刀,那么银枭卫就是帝王暗处的箭,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宸王很清楚,承羲侯府会一直繁盛下去,而为了保密,萧家接手这些暗里生意的也仅是极少数几人,所以和萧家结亲,有利无害。
可惜了,萧家没有适龄的女郎,宸王心中暗道。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记得银枭卫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而知道承羲侯府和银枭卫关系的,整个宣朝也找不出几人。正因如此,宸王才敢和萧家结亲,毕竟明面上,他是完全不知道萧府底细的。而黎阳,更是完全不知,表面上低调昌盛的承羲侯府,竟然有这么可怕的背景。
她现在还在说承羲侯府和忠勇侯府的女郎情况“能和承羲侯府亲上加亲是最好的,可惜萧家嫡系没有合适的娘子,只好退而求其次,从忠勇侯府中相看。我倒觉得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