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28、丫丫(1/4)
    不过想要做汉服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冯妙跟丫丫说,想做原创汉服,她要学的还很多, 首先要熟悉掌握古代服饰形制, 还要学学服装设计。虽然作为老板总不能样样亲自动手,可必须要懂,

    “你本身学美术的,学起来也快。”冯妙道,亲手给她列了一张学习书单, 全是关于古代服饰的, 说看不懂的就去问她。

    05年春节前, 丫丫完成了那幅定制的玉兰图, 便一边在冯妙指导下学习冯妙给她列的书单,一边跑去一家职大旁听他们的服装设计课程。

    她找了熟人去的,去了以后老师就挺奇怪, 说现在职大又不包分配, 说白了他们这种职大就相当于一个正规点儿的裁缝培训班, 学生出来基本就去服装厂当工人,她跑来凑什么热闹啊。

    丫丫说“我就是对做衣服感兴趣, 想学一学,学着给自己做衣服。”

    这个理由够强的, 老师也是服了。

    一边学习古代服饰文化, 一边断断续续旁听了几个月,到暑假时,丫丫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不光学会了画服装设计图,学了必要的裁剪缝纫技能, 还从学生中给自己物色了两名工人,三个都是女生。

    一个学刺绣、学美术的老板,两个普通职大毕业的工人,被丫丫自己戏称为“三个臭皮匠”的草台班子就成立了。拿着玉兰图赚来的30万,丫丫把自己的汉服工作室开了起来,取名“云裳”。

    她在情侣扎堆的商厦三楼租了一处小门面,一二三楼都是商场和专柜,忽然挤进来一个小小的“云裳汉服工作室”,店面很空,几个假人模特身上穿着华丽精美的汉服婚礼服,便没有别的了。

    繁复华丽的汉服婚礼服太美了,足够吸引眼球,楼上年轻的情侣们来看电影喝咖啡,顺路便有很多人进来看看,然而看得人多,就没有掏钱买的,店铺开一个多月,愣是没接到一件生意。

    两个工人都开始止不住地心里打鼓了,照这么下去,她们不用多久就得关门,然而老板却也没见着急,依旧每天坐在绣架后边,专心致志刺绣。

    丫丫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这条路行不行得通,她甚至都想好了,大不了她就先靠刺绣养这家店,等30万花光了,她就拿一幅绣品去江南拍卖,哪怕店里不赚钱,至少也坚持一年试试。

    店开了一个多月才开张,接到了第一件定制,慢慢有了生意,店里好长一段时间也就勉强维持。

    然后有一次,李旭跑来店里找她,说有个事情想请丫丫帮忙,要定做一批戏服。

    当初二子退出广告公司,李旭便渐渐把公司往娱乐传媒方向做,十几年过去,当初那个小广告公司已经发展成圈内小有名气的影视公司,搞笑的是李旭的初衷是想当导演,终究却没当成导演,而是成了公司老板和制片人。

    李旭说,他们公司正在筹拍一部唐代背景的古装剧,剧名就叫唐宫,为了忠于历史,服饰化妆都努力追求严谨,符合朝代。

    丫丫跟他说“李旭哥,你这是专门来照顾我店里生意啊”

    “还真不是。”李旭笑道,“首先我知道你做出来的肯定能达到要求,其次我们请了你,就相当于给我们公司请了个最靠谱的服饰顾问,冯姨是谁呀,国内首屈一指的服饰考古专家,可惜她不接受社会聘任,不然我们早就请她当服饰顾问了,从你刚开始开这个汉服工作室,我就琢磨可以找你定制戏服了,服饰形制绝对不担心出错,你说是不是”

    ““那肯定不会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