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池以府试案首的名次考中童生,是阖族同庆、全村共贺的喜事,让黎水村好一段时间内, 都沉浸在喜悦中。
不过有过一次县试后的经验, 村里人高兴地上门唠嗑了两三天后, 也就自行决定不再去打扰黎池,以便让他专心准备八月份的院试。
事有轻重缓急, 黎池当下最要紧的事,就是准备八月份的院试。
大堂哥黎江造纸、二堂哥黎河和三堂哥黎湖读书的情况, 都可以等院试之后再去详细了解和检测。四堂哥黎海整日没个定性的事, 也可以以后再想法。
黎池觉得只要府试时能正常发挥出他现在的水平, 院试案首不敢保证, 一个秀才功名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他既然在专职读书, 那就要全心全力地去认真读书,懈怠和吃老本的事、做来也没什么意思, 还不如花心思将读书这事,做到他精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极致。
黎池在府试时暴露出来两个问题,一是墨义科在字句译释时稍显死板。在这点上,可以确立以官定版本的四书五经的注文为中心后, 再多看几个民间版本的四书五经的注文书, 最后融会贯通并博采众长, 就可解决。
二是策问科因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不够宽广, 导致在论证论点时做不到旁征博引。这就好比高中写作文、大学写论文, 即使将教材都背熟且理解透彻了, 如果典例和数据的储存量不够,也写不出一篇详实有理的文章来。
于是黎池决定在赶赴院试之前,要尽力扩展他对科举书籍即四书五经的理解。
先把村子里所有版本的四书五经,都诵读并背诵下来。以他的好记性,又全心全力地去做的话,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尽够了。
事实上,因为村子里只有两个民间版本的四书五经的注文书,族长家一套、族学先生家一套,黎池起早贪黑,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整日无休地背了二十来天,就将那两套背完了。
背完这些之后,黎池觉得对解决他墨义科译释死板的问题,有一定帮助,但还是不够,而且还有策问科的问题没解决。
将这两个版本的注文,对比官定版本进行融会贯通之后,黎池考虑了一天,最后决定还是要去县城。
“虽府试侥幸得中案首,可我从中也察觉出了自己的薄弱之处。既然如此,总要想办法多看、多读一些书,将薄弱之处补足,才能确保院试万无一失。”
黎池这样不骄不躁、专注读书学习的态度和行为,黎镖同家里的每个人一样,都非常欣慰自豪,也赞成他的打算。“爷爷一直知道小池子是个心中有成算的,爷爷当然支持你”
大伯黎桥和二伯黎林也赞同地点头。
虽然三弟家的黎池赶考时,花用的钱不少,可那都是他自己抄书挣来的。而且他还给家中添了一项造纸的营生,并且因此还将黎河和黎湖也送去族学读书了,他们两房完全没理由反对。
而且若是侄子考中秀才,给家中带来的好处必然不少,不说秀才功名带来的名望和特权,只田地免赋、家中免徭役这两项就足够令村里人艳羡。
这笔账谁都会算,黎桥作为家中长房,主动开口“爹,小池子读书有成算,我们也不能拖他后腿。虽我们有族学,可到底不比那些书香人家底蕴丰厚,藏书都不够小池子看的,这虽然是没办法的事,可我们也要想想办法既然村里藏书不够,那就去县城,县城再不够,就去府城”
黎林也赞同道“大哥说的是这个理,村里不行去县城,县城再不行就提前去府城,在府城住到院试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