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笑道“这是县革委会和县公安局联合奖励的。”
然后他们又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方荻花,“这是奖品。”
林爱娣浆子都不磨了,也跑过来看热闹,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又有奖品”
本来她看两人这一次没带暖壶、茶缸什么的,以为没奖品的,没想到还有。
李国栋笑道“这是革委会和我们公安局为了鼓励广大群众牢记阶级斗争,在促生产的时候不忘抓革命,特此颁发的奖状和奖品。二十块钱和一些生活用票。”
二十呀
林爱娣羡慕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她手里连五块钱都没有过
当年彩礼和礼金都是爹娘拿着,给她压箱底的没多久就被婆婆要走,她手里从来没超过两块钱过。
陆家肯定是今年的县、公社五好家庭了
其他人也很是羡慕,纷纷鼓掌。
人群里走过来一个扎着短麻花辫,模样青春靓丽的女青年,她穿着一身旧军装,英姿飒爽。
她举起手里的一台老式儿机械相机,笑道“几位同志,我来帮你们拍张照片吧。”
李国栋和周建国认识她,惊讶道“魏同志,你怎么来了”
他们给方荻花和林姝引荐一下。
女记者是市解放军报社的,叫魏玲。
她从包里拿出几份报纸递给林姝,道“林姝同志,我是特意来采访你的,顺便把之前刊登你的报纸送过来。”
旁边众人一听,都过来看。
林姝也很惊讶,没想到有五份报纸,省报、市报、解放军日报,另外还有两份看着不那么上档次的报纸,很像一些小报,但也有正式刊号。
上面有锔匠绑架案件的相关文章,主要是锔匠的犯罪经历以及受害者的大体情况,大篇幅讲的是公安机关和民兵连是如何在转业军人领导的英明领导下细心寻找蛛丝马迹,一遍遍地毯式搜索,最后终于将受害者解救出来的故事。
至于林姝和孩子们的作用,当中提了一句某某热心群众线索。
甜甜很认真地在,盼盼很努力地寻找自家人的消息,结果只字未提呀,他嘟囔道“热心群众”
林姝揉揉他的脑壳,“这是保护我们,热心群众的信息不能公开,否则会惹麻烦的。”
当初公安人员采访的内容自然不会直接刊登在报纸上,人家那是案件记录用的。
魏玲“是这样的。林姝同志,我现在正在做一期军嫂的采访,听了一些您的事迹,想过来采访采访。”
林姝谦虚道“魏记者,我这每天在家做饭也没什么突出事迹呀,您还是采访那些战斗在生产最前线的女性吧,比如我婆婆、我大嫂。”
魏玲解释道“主要采访对象是军嫂。”
林姝立刻拉婆婆当挡箭牌,“魏记者,我婆婆也是军人的母亲,更值得采访。”
魏玲有些无奈地表示,“当然可以。”
这时候采访的问题比较公式化,主要体现阶级斗争为纲,体现英雄母亲、妻子在他们的背后无私奉献等等。
不是采访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形象。
林姝觉得和自己不符,还是跟婆婆更般配。
方荻花倒是不犯怵,她本身就泼辣胆大,敢说敢做的,人家魏记者问什么她就答什么。
有时候因为回答得太实在,魏记者还得粉饰一下。
比如“方大娘,您是如何培育了如此优秀的好儿郎”
方大娘“我们老三不用培育,天生就优秀,老大揍也揍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