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73 章 抓紧建设(3/6)
一镇上一成不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种脱胎于过去的巨大化差异,会打破地缘、血缘的巨大限制,让起成为新制度坚定不移的拥护者。”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位在场的人,确保自己的话语被深深理解。

    戏志才顺着燕绥的意思往下说“主公远见卓识,而且在这些脱胎于普通百姓的先进工人、官吏影响下,周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新制度的矢志不渝的支持人。”

    马钧狠狠点了点头,忙不迭赞同说“新的工作岗位,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份生活的保障,更是给他们一个突破束缚、实现自我的平台。当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长,获得提升,他们会更加坚信新制度的优越性。咱们厂里的工人,可是以一带百,发自内心地热爱着有尊严、有温饱的新制度、新生活呢。”

    马钧等年轻人容易激动,相较起来,田丰和陈宫依旧始终保持理性,虽然赞同了主公的想法,但是在建设费用上依旧据理力争“主公每隔100里就建造一个大型综合驿站,会不会太近、造成资源的浪费啊”

    而且在以前土匪出没的地方,也要额外设置安全巡逻屋,让人不禁觉得,这会不会对府衙的负担太重。

    古代的1里通常被认为等于约488米,这相当于50公里就建设一高铁高速服务区。

    “大型综合驿站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养活应聘的吏和合同工。”根据现代高铁商业城思路,燕绥不假思索道“咱们先举债来建设,然后通过卖地和租金收入来维持驿站的运营。运营好的话,还能有大量盈余呢。”

    古代商业活动不发达,长途交流活动少,众人想不出来如何在这种偏远地方卖地。

    “咱收租金,那附近的居民还愿意来卖特产吗他

    们会更倾向于在路边免费摆摊啊。”

    “居民卖特产只是一点附带收入,”燕绥笑道“附近工厂的产出,在这里同商户们交易产生的租金才是大头,此外商户住宿、吃喝产生的收入也是重点。”

    谋士们毕竟没有见识过后世商贾络绎不绝的繁华,迟疑道“若是半天都没有人影”

    “太史公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郭嘉道“想必,只要给在驿站交易一些税收上的甜头,这条南北干线必能建设起来。他日的繁华景象,未必是我们根据原来的经验能够推断到的。”

    诸葛亮笑着说道“而且我们也不是在荒郊野岭原地起一座大型综合驿站,荒郊野岭只要有百姓申请,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放开茶馆、饭铺,增加沿途的安全性。主公先前也提到,对于大型综合驿站的选址,一定是基于未来要发展经济中心的目的啊。”

    “交州和扬州能水稻一年两熟,更是采桑纺丝、种植甘蔗和茶叶的宝地,随着人口的迁入,日后必然有大量资源同中原互换。”郭嘉道“我们北方的煤炭、木材、笔墨纸砚、铁器、农具也能运往南方,这条路除了军事和政治用途外闲置的问题,大家无需担忧。”

    说到了这个阶段,燕绥便让众人投票。

    众谋士们被说服后,不再有任何反对意见,一致投了赞成票。

    来当实习生的黄月英奋笔疾书,和诸葛亮一起做好了会议记录。此时他们不知道,这一会议标志着大基建时代的开始,这条干线也被命名为河洛广道,不管是名字还是路线都绵延千年。

    “等他日有了人力物力,我们还可以开凿大运河,运河比陆路,大运河上行驶的船舶昼夜不歇,每年获得的财富有一半都需要通过这条运河从各地收取。”燕绥神情一松,开始展望起了未来。

    在没有火车的古代,水运通常比陆路运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