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烟杪惊恐地翻老皇帝的床史,提心吊胆怕翻到老皇帝喜欢和男人搞在一起的花边新闻。
百官一边“哇偶”地听着, 一边心惊胆颤,怕自己活不过当晚。
老皇帝痛苦面具, 只满脑子想着如何打断这次的心声。
太孙嗯太孙说了什么了吗
太孙本人“”
你们怎么回事这是科举舞弊能尊重一下科举舞弊的危险性吗历朝历代哪次出现科举舞弊不是死一大波人, 连主考官也要进狱里去啊
“爷爷”太孙拔高声音“陛下陛下”
老皇帝勉强回过神来“啊怎么了”
太孙憋红了脸,把声音嚷得更高“许烟杪科举舞弊”
许烟杪心声猛然一停。
这才扒到天统十二年
朝堂里一些乐子人包括不限于太子脑子里突然冒出这句话,微妙有些遗憾。
老皇帝缓了过来,让大太监取来一杯清茶,压压惊, 同时十分无奈“高祈生,你污蔑也要污蔑点好的, 许烟杪怎么可能”科举舞弊。
顺便低头喝茶。
啊,被发现了吗
“噗”
大太监连忙捧上帕子。
老皇帝一边咳一边擦下巴上的茶水,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不是,你真的科举舞弊了许烟杪你还有这本事
同一时间, 太孙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纸条,高高举过头顶“陛下证物在此”
有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过去,小心翼翼接过纸条,再迈着小碎步快速捧到皇帝面前。而老皇帝默默盯着那卷纸条,开始思考自己“啊, 好烫”失手把茶水泼上面, 将墨迹模糊掉的可能性。
大臣们三三两两对视一眼,表情十分古怪。
理论上来说,科举舞弊肯定是杀头重罪,但是凡事就怕但是, 以小白泽的重要性,区区一个科举舞弊算什么
不过,还是得给天下人一个说法。至少不能太明着来维护,否则于国家不利。
满朝文武都开始动脑筋,看看能不能帮许烟杪脱罪。
太孙浑然不觉,在下面补充“陛下,臣意外在前左都御史门外发现这张纸条,查探过后,发觉是吏部司务许烟杪所写,然而,此字与许烟杪平日抄录文书的字迹大为不同,与”
话没说完,有官员沉不住气,先跳出来“太孙殿下此言差矣,官下有吏,平日里确实有官员不自己书写表文,反而令小吏代写,实属正常。”
这确实是常事,皇帝会让翰林拟旨,官员会让小吏写文书,这都是官场不成文的常态了。
太孙胸有成竹“我自然知晓。”他骄傲地扬起头“可若是他的字迹与科举考卷上的字迹完全不同呢”
太孙强调“从科考、乡试、会试的卷子上可以看出,此人字体一直未曾改变,缘何科举结束后,突然变了笔风”
其实会试之后应该还有殿试和庶吉士选拔,但原身那一届科举比较特殊,相当于皇权特许,会试落第者仍可进国子监,原身才十七岁,又非天才少年,会试落第实属正常,完全是搭上顺风车进了翰林院,不必参加殿试和庶吉士选拔。
所以,没办法以“殿试上,本人到场,笔迹一致,下笔流畅,且并无作弊迹象”来辩驳。
但,又一个官员跳出来,表示“科举之字特意写给考官看,与平时不同,实属正常。”
然后,再一个官员跳出来“万一许司务会左手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