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熠这边推了邀约不久,袁承这边就告知他“那档综艺的阵容定了,最后一位导师是辛如晨。”
顾熠点了点头“挺好。”
节目先邀请顾熠的事,圈里不少人都知道,到了营销号嘴里,就成了顾熠是非科班出身,“肚子里没货”。
顾熠“”
“随他们说去。”吴庆春特意发来消息安慰顾熠,“他们说得再狠,你也是最年轻的云星奖最佳男配。”
签约孙有明工作室后,吴庆春俨然焕发了事业第二春,片约比在岁月影视多了几倍,片酬也涨了不少。
他很看不惯那些随随便便就喷顾熠肚子里没货的营销号,京影成立到现在不过才70年,没有科班之前,那些演员就不是演员了
“那档综艺也给我发过邀请,让我去当某一期的助力嘉宾。”吴庆春吐槽了两句,“要展现演技,进组不就行了拿个奖也行,就算不是云星奖,优文奖和金视奖也行啊。”
优文奖是电影界仅次于云星奖的电影奖,早年电影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优文奖的确选出了不少出色的电影人,可惜这几年,优文奖分猪肉的色彩愈发浓郁,几乎成了各大电影公司的垄断奖。
金视奖则是电视剧界的重要奖项。
在吴庆春这样的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的表演竞技综艺毫无意义。
音乐圈搞综艺,是因为不知名的音乐人确实需要一个平台去凸显自我。
而表演每年开机的剧组、立项的项目有无数个,无数新人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出现在综艺舞台上的至少是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员。
他们至少是有公司、有资源的。
甚至一些人作为演员的本职都没有做好。
“小顾,人红是非多啊。”
“嗯,确实。”顾熠轻轻点了点头。
不管是作为的一员还是作为演员,顾熠自认为没什么黑料可挖,但拿下云星奖最佳男配之后,他喝口水都有人黑。
比如山花,刚上映的时候,顾熠被嘲是接了部注定扑街的电影,可山花票房一过10亿,就成了顾熠和业内最顶尖的文艺片导演的合作,“孙有明工作室的顶配资源”。
不出意外的话,星际觉醒也要走这个路线,顾熠刚接就被嘲扑,如果星际觉醒票房真扑了,就是顾熠职业生涯的滑铁卢,事业惨淡的开始,如果票房爆了,就是圈内一线导演、一线投资、一线配置。
这其中或许有辛如晨所在的岁月影视推波助澜,但以顾熠这个年纪取得的成绩,他的存在的确有些碍眼。
顾熠一周之后进组了星际觉醒。
事实上,从他和剧组签合同到正式进组,中间的跨度可谓十分漫长,许隽说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可顾熠进组之后才发现,所谓的“准备工作”有多么巨大。
顾熠不由问导演“计划成本是4亿”
许隽轻描淡写地点了点头“嗯,肯定不够。”
当然不够
只看进组后剧组所做的筹备,和多到难以数清人数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这就不是一部4亿体量的电影。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许隽导演才经历过一次惨烈的扑街没多久。
“重映之后基本回本了。”许隽道,“沾你的光,不过愿意投星际觉醒的还是不多,孙导投了七千万。”
据许隽说,其他一部分经费来自她以往拍摄的酬劳,还有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
“要拍出原作的效果,就不能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