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2. 第十三章 钟繇的建议(2/4)


    “魏王亲征,谁来镇守邺城”的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如果魏王意欲亲征洛阳,他最担心哪一位宗室为乱

    钟会被抱走了,留下了两张字迹颇为清秀的字帖,陈群不免多看了一眼。

    除了“四岁授孝经”外,观这手书法,也令人觉得这孩子将来或许大有可为。

    只是不知待他长大时,这世道究竟变成什么样了。

    “我今冒昧登门,实为战事之故。”

    钟繇摸了摸胡子,看了他一眼后,招手命一旁的婢女扶他慢慢坐起。

    “我亦知长文肺腑。”

    虽然知道陈群的一片忠心,但并不会轻易接话。

    这位被魏文王称为“一代之伟人”的太傅,既是一位能臣,也是一位聪明人。

    宗室这些日子以来的暗流,钟繇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他现在年老体迈,心思早已不在朝堂,而在如何为爱子铺路上。

    陈群与宗室之间的矛盾隐隐已现,钟繇时日无多,自然不愿参与其中。

    毕竟他还有几日光阴已不可知,但两个儿子路还长久,只要在魏国继续出仕,便不可能避开诸夏侯曹。

    因此钟繇此时小小的含糊与推拒,陈群并不在意。

    既为魏国三公,长子可以袭爵,幼子亦受庇荫,钟繇便是想避开朝堂上的矛盾,也避不开这场战事。

    毕竟他为两个儿子筹谋诸事的前提是魏国尚在。

    “大王欲立燕侯曹宇为监国,镇守邺城,再宣东阿侯曹植入邺为辅,实则命心腹武士从旁监视,如此布置,太傅心意若何”

    钟繇端起一盏酒,慢悠悠地饮了一口。

    “此非大王之意。”

    大司空沉默了一会儿。

    “不错。”

    对于曹魏来说,曹植一直是位十分微妙的宗室。

    他当年是文王曹丕威胁最大的竞争者,曹丕血洗邺城之后,留下曹植一条性命,已经是最大的宽柔。

    直到曹叡继位后,才将这位叔叔从中放了出来,好言宽慰,并封为东阿侯,但任凭曹植百般上表希望报效朝廷,曹叡都不曾有所回应。

    直到蜀军压境,曹叡终于想起了这位叔叔,想要封他为监国,镇守邺城。

    与曹植一同进入曹叡眼帘的,还有燕侯曹宇。

    前者“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曾跟随魏武王南征北战,且热衷政事,渴求立功垂名;后者性情恭顺,亦有忠心,但常怀畏惧而谨言慎行。

    魏王会提防曹植,亦会在大魏陷入风雨飘摇时,想要倚仗这位叔叔的力量,毕竟对大魏而言,眼下最大的敌人是蜀国,而非宗室。

    “长文所忧惧者,非仅诸葛亮,亦有东阿侯。”钟繇十分平淡地说,“当年邺城之乱,夷族者多为东阿侯知交故友,长文担心东阿侯怨恨之心未消,才劝大王弃东阿侯而选燕侯,此种苦心,我亦能明了。”

    陈群什么话都未说,但两位同出颍川的曹魏老人之间,有些话原本不必说得那么清楚。

    作为当年推举曹丕上位的元老之一,陈群必须时刻警醒,防范来自曹植的凶狠报复。

    即使曹植的威望与手腕高出曹宇一筹,亦能压服住诸夏侯曹,陈群也不得不弃他而选曹宇。

    钟繇那淡漠的目光扫过来,陈群忽然想起了徐庶。

    司空究竟是为魏武,还是为颍川

    这两者的确是有不同的。

    但他受魏王大恩,仍想要选一条能两全其美的道路。

    大魏能不能守住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