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2. 第四十二章 。(3/4)
嬴政“当下只余一问。张良,你可有让朕法外开恩的本领”

    没有本事的话,也不必刀下留人,就是这么现实。

    张良下意识地摸向袖子,其中藏着他写的帛书。

    自从刺杀失败开始大逃亡,他在途中断断续续写下了一卷治国策。

    说官吏架构,说军功利弊,说开疆拓土与休养生息的同时进展,也说不可再分封六国旧人。

    祖上五代为相,他自幼耳濡目染习得一二,但也知未曾躬体力行,见识终是不足。

    此卷帛书为谁而作又希望谁能批判地接纳它

    其实,有的答案早在心底。

    故而在前途迷茫时就落笔成书,而且还一直随身携带着,亦是明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鄙人偶有所得,愿请陛下一观。”

    张良没将帛书直接放于木案上,而是侧身抬手,向侍卫方向呈递出去。

    荆轲刺秦,图穷匕见,此事传遍天下。

    张良作为同样有刺杀前科的罪犯,在细节之处谨慎行事,主动请侍卫检查帛书没有暗藏危险。

    嬴政瞧着这一幕,满意之余却不会多给几分信任。

    可信与否要时间去验证。在获知赵高与李斯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之后,他不会疑神疑鬼,但能给出的信任越发少了。

    接过侍卫递来的帛书,翻阅起来。

    表面不动声色,心中暗道不错,张良是有些谋略在脑子里的。不愧在咕咕的叙述中有谋圣之称,这人不是浪得虚名。

    待嬴政看完此卷文字,不见喜怒地抬头。

    “朕惜才,但你要记住了,机会只有一次。几年前,朕特赦赵高免于死罪,他却不知珍惜地欺君罔上,落得挫骨扬灰的下场。前车之鉴,愿君牢记。今日起,你先随蒙毅做事。”

    张良听到这些话,无法克制地喜形于色。

    不只是命保住了,更重要的是始皇帝认可了他的谏言。

    他向嬴政深深一拜,“今日之后,鄙人必以国士报秦。”

    嬴政微微颔首。启用张良除了看重他的才华,亦有另一层深意。

    大秦并非严酷治国,真心归秦者,旧罪可免。待改良的律法审核通过后,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改变。

    明朝文渊阁

    朱元璋在立了朱棣为太子后,又下发了准备迁都北京的诏书。

    这个选址不能说出人意料,毕竟它是燕王封地,却彻底舍弃了先太子朱标去巡查的洛阳与长安。

    迁都一事不在一朝一夕,前前后后少说要十几年之久。

    随即又一道圣旨下发,准备开始疏浚连通南北的大运河。洪武帝在旨意中明说,水路通畅便于粮草调运赈灾,也便于商贸发展。

    谁人不知朱元璋抑制商贸发展。

    近日接连数道圣旨,无不表明皇上变了。

    回头再看这种改变不是无迹可查,年初藩王们的古怪变化在前,必是受到朱元璋的影响。

    无人不好奇刺激源头是什么,但早学会了在洪武朝压制好奇心,那会害死人的。

    五月下旬的傍晚。

    晚饭时候,五位皇子与七位朝臣被临时传召去往上书房。

    上书房,墙头的水镜保持静止画面。

    今天,朱元璋再见水镜浮现,此次开头显出一行提示。

    增加播放新功能观众可以声控主动暂停播放,每集暂停次数不限,叠加暂停总时长不能超过半个时辰。超时,立即终止播放。

    上集咕咕在末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