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邝埜惨死在了土木堡之战中。于谦在午门血案发生前被任命为新的兵部尚书, 统管北京保卫战等一系战事。
他挺身而出劝住了朱祁钰,让群情激愤引发的群殴,没向群臣被议罪而陷入朝堂停摆的严重后果发展。
随后, 王振被清算抄家, 其党羽也不同程度被议罪。
守卫战准备开启。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朱祁镇不在意这种作战的基本规律,于谦怎么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他先要保证京师粮草充足。
当时, 大明京师一带不缺粮草,存于通州粮仓。
这批粮食一定要运入京城,否则必须一把火烧了,不然等瓦剌军来犯就会落入他们手中。
在此风雨缥缈之际将大批量粮食迅速运来京城,听起来是个难题, 但也能被灵活解决。
于谦一边下令命几路勤王兵马入京。而官兵入京时, 势必会路过通州,命他们一人捎一些粮食,就能迅速且高效解决运粮困难。
另外为了充分激励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京内的人员也要动员起来。他提出提前给官员们发粮食作为俸禄,而给帮忙运粮的百姓出工钱等等。
只要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
运粮问题很快得以解决,然后就是立刻将边防上的守将们进行一些调换或裁撤。
朱祁镇的叫门行为怎么可能不传入京城。
也先带着大明皇帝一个处又一处叫门,或要钱或要开城门,但凡是有动摇过的军官都得换了。
时间在众人的紧迫准备中一点点过去。
眼看九月将近,还有一件大事没敲定,那是八月十八日就提出的问题。京城的皇位依旧空悬,仅仅有两岁的太子朱见深远远不行。
古人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
眼下不是讨论也先有没有这种倾向,而是当一条条消息传回京城, 朱祁镇没有自杀而非常配合也先在叫门了。
不立新帝,等也先来京城再叫门要怎么办以两岁太子的威望压不住。
八月一十九日。
根据彭文宪公笔记卷上,记载了当日的情况。
群臣跪在文华门请郕王继位,但被朱祁钰三连拒绝了。他拒绝得非常诚心,甚至是逃回了家。
后来,群臣又去找孙太后,对她言明不立新君的弊端,请她一定要下诏书册立新君。
孙太后终是下诏,而群臣拿着诏书再去找朱祁钰。
于谦直接去堵朱祁钰的门,动之以情xi册立新帝并无私心只为了江山社稷。
终于做通了朱祁钰的思想工作让他同意做皇帝,而定下新帝在九月六日登基。
立新帝是必须进行吗
答案很快就来了,必须立。
十月,也先率兵犯京,他有一位得力帮手太监喜宁。
喜宁是朱祁镇原本偏宠的太监,是强取豪夺英国公张辅的田宅的主犯,造成佃户无辜被杀。
当时,朱祁镇对喜宁的杀人事件轻轻放下,让他花了点钱赎罪,继续带在了身边。
喜宁一起被抓到瓦剌,立刻就反了,投到也先帐下。
他本是大明皇帝身边的得势太监,看过不少边防讯息。这些都卖给了也先,比如可以去哪里抢掠金银财宝,比如哪里有暗道,比如哪里的地势如何。
紫荆关,正因喜宁泄密军事布局而攻破。
也先带着朱祁镇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