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大家都知道土木堡之变了,皇太后不去提儿子的丑事。
尽管我们知道,当时的明朝臣子也都知道,所谓的“今尚未班师”,是永远不可能等不到大军回来的那天了。二十多万军兵都被朱祁镇与王振坑死在了土木堡。
这段文字里未提新帝之事。
不久之后,八月二十日,孙太后叫太监金英传旨,立朱祁镇的庶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着内阁开始商议。
留守北平的基调定了,太子也定了,监国的朱祁钰也定了。
接下去就是一系列人事调动,是为全面对敌,又何尝没有一番对空悬帝位的斗争。
大臣们不可能做皇帝,但是能选择自己支持谁。是被俘的朱祁镇是监国的朱祁钰或是只有两岁太子朱见深
之所以会发生这番矛盾,说到底还是因为镇与钰不是亲兄弟。
问题根源回到了朱瞻基身上。如今的孙太后,不是宣宗的原配嫡妻。
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善祥,是朱棣在永乐十五年给孙子选的皇太孙妃。
然后,大明朝的第一位废后在宣德三年出现了。
胡善祥做错了什么吗
她没有。素来有贤名,但无过被废。
借口是要找的,朱瞻基说胡善祥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身体不好恐怕生不出儿子了。
当时,胡皇后26岁,朱瞻基30岁,完全可以再生育。
回头来看,胡善祥比朱瞻基多活了八年。
哪有什么身体不好。如果不是被废之后的心情苦闷,她必定还能活得更长一些。
借口就是借口。
同年,朱瞻基扶正了贵妃孙氏。
说起孙氏,她的父亲孙忠与朱高炽的岳母都是永城人。
这就有了孙氏年少被带入宫养育的契机。
孙氏被朱高炽的妻子张氏即后来的太皇太后张氏抚养过几年。
永乐十五年,选皇太孙妃。朱棣定下胡善祥为太孙妃,而孙氏只能作为太孙嫔。
朱瞻基继位后,宣德元年,孙氏立刻被升为贵妃。
按照明朝的规矩,皇后有册有宝,贵妃有册无宝。孙氏却因帝宠获得破格殊荣,宝与册都有了。
宣德二年,孙氏生下朱祁镇。
宣德三年,胡皇后被废,孙氏很快立为继后。
胡善祥被废,只能幽居做了道姑。她被炮灰是因为谁,答案不言而喻。
朱瞻基的母亲张氏活着时颇为照顾胡氏。
朱祁镇继位后,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很快,胡善祥就一年后也去世。
在对胡氏的葬礼规格上,杨士奇曾经请用皇后礼仪,而被告知宫内的孙太后不同意,最终只用嫔礼下葬胡善祥。
又见「嫔」字。
如今的孙太后最初只是朱瞻基的太孙嫔,胡善祥却从皇后成了一个道姑以嫔礼下葬。
且说朱祁钰,他的生母是吴氏,初为宫女,生子后封为贤妃。
现在我们都知道朱祁镇不堪为帝,恨不得朱祁钰能把叫门老哥暗暗做掉,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这可能吗
万果皆有因。
土木堡之变,何尝不是朱瞻基埋下的因。他废后重立,给了朱祁镇以嫡子继位的正统性,而后来人想要推翻这种正统性很困难。
老朱家这一代的关系非常复杂。如今,孙太后的势力显然颇大。
朱祁钰自幼没有接受过做皇帝的教育。
从前没想过有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