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竟然都死在了土木堡之变中,这所造成的后果,朱元璋都不敢深想下去,一想就痛心不已
尽管有朱祁镇和孙太后的废帝诏书,痛斥朱祁钰败坏纲常,变乱旧制,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等但后人自有判断,在后世评价中,更多是对朱祁钰的认可和赞同
“景泰数年中,敬礼大臣,宽恤民下,赏罚亦无甚失。”
“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统,正统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
“帝为多难为之主,乃能任贤选将,而危如一发之宗社转而为治。”
“英宗被虏而明犹全盛,景帝之不负祖业,不涉阴险,实明宗社之福也。”
近现代,我们的历史学家也说过“景帝是个好皇帝,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是非功过,自在人心。
能揽下朱祁镇闯下的烂摊子,能将危难的帝国给扶持起来,任贤用能,单这一点,就没有任何可指摘的地方。
明朝朱祁钰时期。
听着那一句句评价他的话,朱祁钰不禁泪洒出来。
戾,郕戾王这一个字,一个称谓,简直是扎在朱祁钰身上的无数针刺,让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也不禁想,是否他人都是如此认为可他的侄子恢复了他的名声,也有如此之多认可他的人
足够了,这就足够了。
他不敢说自己全无过错,但至少有人能认可他的功绩。
自古帝王功过兼有,朱祁镇有功吗他当然也有。
但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一提起朱祁镇,就不禁嗤之以鼻,还不是因为总体来看,朱祁镇就是过大于功的,单单一个土木堡之变,就能将他钉在耻辱柱上,还有其复辟之后的那些作为,让人诟病的地方太多。
朱祁钰有过吗他当然也有。
比如更换太子之事,就是出自朱祁钰的私心,但这要说有多可指摘的地方,又能上升到什么层面上去
朱祁钰做的是不地道,但他当了皇帝,自然是想自己儿子当太子,用他人评价的一句话就是“易太子者,情也”,而且朱祁钰也挺搞笑的,为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想出的办法竟是拿钱偷偷贿赂诸位大臣。
嗯倒是挺有想法的。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朱祁钰“”
虽说他还没做这种事,但现在听着,也是难免有些尴尬。
不过朱祁钰有一点和他父亲朱瞻基一样,就是为了立朱见济为太子,废立了汪皇后,将朱见济生母杭贵妃扶上了后位,因为汪皇后反对废立太子朱见深,但其实朱祁钰只是以此为借口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汪皇后反对废立太子朱见深,打的是“不应当”的旗号,但当然也有她自己的考量在内
比如汪皇后没有生下儿子,如果朱见济被立为太子,那她的处境就尴尬和危险了。
朱祁钰“”
这不知道该怎么说。
尤其是在知道朱见深为他恢复了名声之后,朱祁钰现在对这位侄子的观感不可能坏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的儿子,在册封为太子一年后就夭折
这让朱祁钰心底不得不产生了几分纠结和犹豫。
所以是非功过,哪有那么明显的界限之分,但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谁人心中都能掂量清楚。
一个土木堡之变,给之后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