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武将都是如此听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指挥作战
那结果得是什么样
哦对,结果天幕之前已经给出了“范本”。
那他们这些跟随出征的官员呢
英国公张辅深深望向脸色尽变的朱祁镇和王振,同时听着天幕继续开口道
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于是明朝的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就已然缺乏粮食。
而且还不断有人死亡,僵硬的尸体几乎铺满了道路
同时还要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于是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就已经不稳
这时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便再次请求朱祁镇启程回军。
朝中大臣立即细听
回去了吗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毕竟朱祁镇和王振的目的还没达到。
而且王振一听,甚至大为恼怒,于是为了杀一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埜,以及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再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以天象谏阻,结果王振也不愿意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兵部尚书邝埜“”
户部尚书王佐“”
同党彭德清“”
人呵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脑瓜子嗡嗡的,也算是真切体验了一回血压升高的感觉,而且越听越是难言,也越是对他所设立的东厂观感复杂
宦官如此专权,尽管有皇帝的原因,但如此给予宦官权利果真是弊端太大
现下他还有更改挽救的机会,但这王振这王振可是真的该当死罪
所以之后呢
究竟又是如何导致的那种结果
瓦剌那边,首领也先听说朱祁镇御驾亲征,便佯装退却,然后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到正统十四年八月一日,王振和朱祁镇顺利进入了大同。
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果真以为瓦剌害怕亲征部队,于是就此继续坚持北进。
但是兵部尚书邝埜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兵有诡计,因此邝埜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
但是王振仍然不听。
一直到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那位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对方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于是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然后急忙传令,要求军队第二天撤出大同。
急忙传令,第二天就撤出大同
所以这是还没与瓦剌遇到开打,就要仓惶撤退了是吗
那军心能稳住
哦忘了,军心早已经不稳
明朝朱元璋时期。
马秀英已经在给朱元璋顺气了。
“大妹子”
朱元璋深吸口气“你说这叫我该说些什么是好”
这一个两个的子孙后代,怎么都是如此
还有那宦官专权,可真是该死
这么想着,想起那东厂是谁设立的,朱元璋还是没忍住瞪了靠在朱标身后的朱棣一眼
朱标轻咳一声,开口道“大军已经撤退,之后发生那种事”
“大概还是被那瓦剌首领也先追上来了吧,毕竟谁也不想”
继率领100多位文武官员出征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