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涂抹抹,涂了又改,改了又加,从船桨,船橹,船舵,再到船帆。
然后呢还有什么吗
动力技术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毕竟船可是要装人的,那如果船漏水怎么办
好的,我们可以提前让上船的人留个遗嘱,以免出现意外。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天幕别闹
咳咳,正经说回来
要怎么让船只更加安全呢
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人想到了办法。
比如说以前的船只,如果有一个地方漏水,那完蛋了,水流会直接无可阻挡的流遍整个地方,那船里的人估计得后悔没提前留下遗嘱了。
于是为了不让没留下遗嘱成为遗憾,唐朝人就发明了“水密隔舱”。
所谓的水密隔舱,就是将船只分割成很多个舱,而舱与舱之间互不相通。
然后一个舱漏水,水不会再流进其他舱。
而靠着其他舱的浮力,船只就可以该怎么走,就继续怎么走,只需要针对性的补一下漏水的地方就行了。
像这种水密隔舱的设计,让船只漏水不再成为航行的致命危险。
船也能因此而跑得更远,这是人类在航海安全方面的一次重大进步。
嬴政看着天幕之上画面点点头。
然后又低下头,在桌案上新鲜出炉的纸张上加了几道“杠杠”。
那几道杠杠竖在嬴政涂涂抹抹的船只上,着实有些
嬴政在心底暗咳一声,心想这纸张的质量还有待加强,墨色都晕染了。
反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
又看了看到最后四不像的船只,嬴政不禁悻悻然放下笔。
不过到此,动力有了,安全性也有了,这船,可造起来了
除了上面这些,其实相关的,还有很多技术的发明,就比如我们这一期的主题指南针。
以及在一代代造船工匠的不断钻研和改进下,使得造船技术越来越先进,加上诸多其他因素,如外交关系,以及经济上的支持等,于是整体综合起来这才有了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关于造船,每个方面技术的进步,都会大大的推进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进步。
还有社会的发展等,军事上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李世民认同点头,确实是如此。
从古至今,都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后世才如此发达吗
可是想到此,李世民又皱了皱眉
他突然又想起了那艘巨轮。
那艘巨轮那样悠远低沉的嗡名声,竟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还有那样巨大的船只,远远超过现有船只的大小,如此巨大,难道只靠天幕说的这些就能办到
不,当然不可能
最起码那船帆就没有。
所以究竟改变了什么,为什么没有船帆,就能使那么巨大的船只得以航行于海上
后世究竟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越是想下去,李世民的心就不禁砰砰跳动起来,他觉得自己仿佛触及到了某种关键核心的存在。
可是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入手。
到底是什么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无独有偶。
冒出和李世民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毕竟当初巨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