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4. 第 34 章 熨烫(4/4)
烫一遍,等加工完再熨一遍,这样效果才会好。

    “沈小哥儿,你想的这个熨布的方法我可以用吧”毕竟是沈若想出来的好点子,蓝帆还是问了一声。

    沈若点点头“可以。不过这方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蒸汽熨斗的前身。

    “棉布可以用沸水注入熨烫,但是你的衣裳布料要是金贵最好还是等水凉一些再拿来熨,不然有可能会损伤衣裳的使用寿命。”沈若提醒道,毕竟蓝帆穿的都是锦缎丝绸一类,金贵的布料在二十一世纪有的都只能干洗,或是轻柔地手洗。这熨烫的方式用在耐用的棉布麻布上很好,但不一定适用于锦缎。

    蓝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家里一共换出去两只公鸡和一只旱鸭并三十六个鸡蛋。沈若跟她们换时说了新的整布可以按镇上价格换肉,旱鸭和公鸡都是两斤布换一斤肉,母鸡金贵些四斤布换一斤,一只封顶,旧布头一斤换一个蛋,五个封顶。家里的鸡鸭都很肥,李善桃和柳杉每日都精心的喂着,最重的都上了十斤。

    那些换公鸡和旱鸭的都是找人拼一起换走的。沈若原本就有帮衬的心思,所以也就默认这样是可以的。

    这会儿家里的布料加起来新布有六十斤多,旧布有三十六斤。

    母鸡在镇上是一吊钱一只也就是一百文,公鸡半吊钱,旱鸭半吊钱,鸡蛋在镇上能卖上五文钱。两只公鸡是一吊钱,一直旱鸭半吊钱,三十六个鸡蛋一共是一百八十文钱,加起来那就是三百三十文钱,这里换出去的成本折算成银钱也就是三吊钱并三十文。

    一共换来的布是一百多斤,要赚回本钱只能靠沈若多想些有趣的小玩意儿来卖了。

    但是仔细一想,这也算是无本买卖,毕竟这些鸡鸭都是沈宏家赔来的。

    和村里的婶子这样换,不过是比自家直接那鸡鸭和蛋去镇上卖得到的利益稍微少了点而已。

    但也不是一点钱都赚不到。

    沈若打算等家里的围墙建好之后,把家里的房子也推了重新盖。

    二狗那么聪明又那么乖巧,就快要五岁了,到了可以上学堂的年纪。之后要送他去学堂念书。

    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多得是,之前从蓝帆那里拿的二十两定金,想想真的是完全不够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