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辛弃疾本人的意愿,他实际上是靠着词人的身份广为流传, 被后人铭记的。
而这一首词就非常有名, 毕竟是课本必背古诗词之一嘛。
我记得我上学还默写过, 考试考到过呢, 印象十分深刻,直接一说起来就能背诵全文。”
辛弃疾觉得有点好笑,又忍不住叹气, 不知道要高兴还是失落,毕竟天幕按照天幕的石说法,他的志向大抵没有实现吧。
岳将军的词也是写得极好, 可是人们说起他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一位名将,然后才是词。
而他却是靠着诗词才传世,这实在是让人高兴又难过。
“这首诗就是大名鼎鼎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家应该对这些首诗不陌生,毕竟前阵子讲孙权的时候应该有讲过, 这首诗不但赞美他刘裕,也赞美了孙权。
巧的是这两人都不怎么有名, 不过也是, 辛弃疾大大一惯偏爱小众典故和不那么热门的人物。”
孙权眼睛都不眨一下, 习惯了。
刘裕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天幕是夸他还是贬他,显然还没有孙权那样的淡然无所畏惧。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李一悠悠的念着这首诗。
“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曾经的舞榭歌台依然还在,可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却看不见了。
那斜阳照过的巷子,人们说那曾经是寄奴居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何等勇猛。”
李一戛然而止,“辛弃疾的创作背景不重要,这里我们主要是借此了解一下刘裕的人生事迹而已。”
辛弃疾抽了抽嘴角,宁礼貌吗
李一有,但是不多呢。
“划一下重点,孙权是生活在南边的,辛弃疾也是成年后也组织人手,闯出金人的包围圈,回到南宋。
由此可见,刘裕也是南边的。
辛弃疾渴望北伐,于是借由孙权和刘裕表达自己想要北伐的志向。
所以重点就是刘裕也是一个立志北伐的皇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为什么说刘裕称得上天降猛男呢首先了解一下刘裕的出生背景,他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的人物。
那是怎样一个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那个时期有多乱大家也知道了。
而刘裕,就是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
长大后的刘裕还能厉害,但是他的出生实在一般。
刘裕的家境是很贫苦的,母亲更在分娩后患病去世。父亲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后来还是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养育刘裕,他才得以活下来。
可这样一个背景下长大的刘裕,却十分茁壮的成长了。
长大后他进入东晋朝廷为官,然后自公元399年起,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则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可以说,这是自西晋末期,五胡乱华以来,汉人及其难得的大胜。
而当时南朝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元嘉之治也源自于刘裕。
可以说,如果这魏晋南北朝这几百年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