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筹划(3/4)
都任王家禄都点头。显然他们非常认同刘廷杰所说,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宁夏镇自顾不暇,借来的蒙古兵也被击溃,榆林遂成孤城,最后陷落。

    身为穿越者,尤振武非常清楚的知道,刘廷杰所说,虽然合理,但却难以实现。

    但为了给众人防守的希望,为鼓动军心,他不能拒绝。

    “宁夏官总兵,固原白总兵,临洮牛总兵,在归来的路上,我都曾遇见,还套了些交情,在绥德时,我已经分别给他们写了信,请他们在闯贼大军攻击陕北时,支援我榆林,同样,如果闯贼攻击他们,我榆林军也会相助,所以暂时就不必再派人去找他们了。向河套蒙古借兵是个好招,但刘参戎,我不同意你亲自去。”尤振武道。

    “为何”刘廷杰惊讶。他之所以提出,就是因为他认识河套蒙古的头领,并自信能说服对方。

    “你是大明参将,蒙古人狡诈重利,说不得会有变。再者,大战在即,你作为一方主将,这时应该留在军中,督军备战,我初为总镇,更需要孙副镇和你的襄助,去往河套蒙古的人选,可商议他人。”尤振武道。

    为什么不让刘廷杰去因为带着蒙古兵返回的刘廷杰会被闯军击溃,刘廷杰力战被俘,因为誓不投降,骂不绝口,被闯军乱刀砍死。

    这一世,尤振武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本就对河套蒙古不抱什么希望,又怎么舍得搭上刘廷杰

    尤振武说的真诚,刘廷杰心有感动,口中道“总镇不知,除了我,怕没人能说动那苏烈。”

    苏烈,河套蒙古头领的名字。

    “你可以给他写一封亲笔信,托人带去。”尤振武道。

    刘廷杰摇头“难,”

    尤振武道“可以多许重礼。能借来蒙古兵最好,如果借不来也没有什么,河套蒙古已经没落多年,怕也出不了多少兵,榆林能不能坚守,关键还在我们自己,自助方有人助,只要我们表现的足够强力,声闻天下,朝廷就一定会派兵来援”说着,向都任抱拳“这只是振武的想法。一切还要请方伯大人定夺。”

    都任沉思了一下“刘参将确实不宜亲自去冒险。还是派他人去吧。”

    都任都说话了,刘廷杰也只能作罢,说道“那我就写信,只是,苏烈肯不肯出兵,就不一定了。”

    说完兵力,又说器械。

    李承芳道“我军火炮严重不足,即便把长城沿线的火炮都撤回来,也不过增加小炮十余门,远不足以对抗闯贼的大军,因此,必须立刻铸炮”

    孙惠显和刘廷杰都是点头,作为武将,他们深知大炮的威力,要坚守榆林,非有足够的大炮不可,但大炮可不是说造就能造的

    正商议间,家人来报,说王徵王老先生带着儿子和学生,前来拜祭了。

    尤振武急忙去迎。

    “国之忠良魂兮归来”

    王徵老先生来到灵堂,对着尤见龙的灵位,深辑行礼。

    跟在他身后的王永春和刘廷夔亦痛心行礼。

    拜祭之后,说起孙传庭的病逝和西安的危局,王徵几乎要落泪“孙白谷,唉实在是可惜了。”

    众人也都叹息。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尤振武忍不住想起李鸿章的临终诗,孙传庭和李鸿章有很多的不同,但却也有很多的相同。

    完后,刘廷夔告诉尤振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王徵老先生研究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