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狱中听说了你二敲登闻鼓的事,此书,是他们恳求云献,一定要交予你的。”
倪素一时说不出话,她只是怔怔地望着附页上
归来兮,归来兮英灵胡不归。
归来兮,归来兮忠魂栖何处岩溪鸟静,云高风清,湖水不息,长途千里,思无尽兮
御史中丞蒋先明著青崖雪一书,为玉节大将军徐鹤雪撰写生平,而翰林学士贺童更是在此书中为玉节大将军与三万靖安军作赋。
此书一出,云京所有的书局几乎刊刻不停。
一个已经离世十六年的人,人们还能记得他的名字,是因为他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叛国佞臣。
太多人都忘了他污浊的声名之下,被掩盖的那段曾经。
但在蒋先明所著的这部书上,人们又重新识得了他,他们记起,他是青崖州徐氏的子孙,他们记起,他是天策将军徐宪的儿子。
其父徐宪生前死守屏江十年,使胡人铁骑十年不得深入北境。
而他七岁入京,十三岁孤身一人送母亲的骨灰归乡,十四岁进士及第,却弃笔提剑,远赴边关。
十五岁活捉亲王之子,十六岁夺回燕关千里,十七岁使胡人闻风丧胆,十九岁受封玉节大将军。
因有苗天照与葛让二人的口述,玉节将军徐鹤雪生前的每一仗,都被蒋先明详细而生动地铺陈在字里行间门。
“青崖有雪,而我负之。”
蒋先明以沉重笔触留在页尾的这一句,既不成诗,也不成词,但它却触动着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
辜负那位将军的人,又何止一个“我”。
“如今这书传得厉害,那茶楼上都开始借着这书上的内容,讲起玉节大将军生前打过的仗,那些不识字的市井小民有钱的就在茶楼里,没钱的都蹲在茶棚子里头听那些学生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念”
光宁府的杨府判坐在后廊上与陶府判说话,“就连我夫人,近些天也日日带着孩子去茶楼上听,老陶啊,难道你没看过”
“闹成这样,我怎么可能没看过”陶府判心里郁郁,“可即便是如此,这些百姓日日在光宁府外头请愿,也不是个事啊咱们这些人,如何能管得了宗亲的事”
从二月中旬到三月底,储君赵益亲自主理玉节大将军徐鹤雪叛国旧案,从十六年前的雍州军报,到地方官员的证词,再到为玉节将军叛国议罪,定罪,其中牵涉的官员已达百人之数。
如今,八十余名官员都被押入夤夜司中受讯问。
“要我说,他们这些小民就是天真即便如今太子殿下在为玉节将军翻案,那鲁国公也是宗亲,他们难道还想让太子殿下处死鲁国公不成”
陶府判讨厌这阴雨绵绵的天气,说话时语气也十分不好。
“如今太子殿下正令翰林院与谏院在议潘有芳与吴岱的罪,但那两个都已经是死人了,蒋御史的一部书,让百姓们记起来玉节将军生前为国为民的所作所为,他们心里觉得痛,又找不到宣泄之处,当年那桩事里,鲁国公毕竟是南康王的儿子,他虽将所有事都推到了已经去世的南康王身上,却也并不能说,他就没有参与其中过,百姓们如今,恨他得很啊。”
杨府判看着雨势渐大,便招来一名皂隶,道,“你叫上些人,在咱们府衙外头支上一个大一些的油布棚子,莫让那些百姓淋了雨再受风寒,不值当。”
“是。”
年轻的皂隶应声,转身步履飞快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