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桉自然很清楚,张冲从未想过要靠宗教来改造天下。只是在过去,泰山军因为势单力薄,需要找太平道作为盟友,好争取他下面广大的黔首信徒。所以张冲需要一直挂靠在太平道下面发展。
但任何事情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太平道反抗汉庭虽然有正义性,但说到底他是一个原始宗教组织,有大量神秘和愚昧的东西在了。
如果张冲放任这些东西在军内滋生,一方面教权会侵夺他的威望,另一方面也会腐坏泰山军吏士们的精神。所以张冲之前一直有意收着这些。
而现在呢马元义显然是看出了他的优势和泰山军的短处,他放弃正面与张冲争夺军队的领导权,而是从侧面去影响下层士卒。这个方法显然是奏效的。
张冲专门找马元义谈过这个事,但马元义的意思是,他自觉不如张冲娴于军事,但他自觉在教义上颇有可取之处。所以就张冲管军,他管教,共同将泰山军塑造为一只忠于太平道的护道军。
张冲沉默良久,没有多说话,就退了。
现在是荥阳大战前,他不能和马元义现在就决裂,到时候亲者痛仇者快。但荥阳大战之后嘛,他张冲已有办法。
但这理是这么个理,但到底是让你憋屈的。说实在的,没有他张冲浴血沙场,现在黄巾军早就被灭了。
之前颍阳一战,没他数百里奔袭支援,汝颍黄巾军早就是昨日黄花了。但实际上呢太平道是如何对他的以前是唐周排挤他,张角要罢黜他,马元义要利用他。如此种种,如何让人不憋屈。
这马元义之前不传教,非要在最后进攻荥阳前传教,就是看准了张冲会顾全大局,不敢和他翻脸,所以做此试探。
而一但这个试探没有反制,立马就会有下一步试探。就和切香肠一样,越切越小,然后张冲的底线也越来越低。
说实话,张冲也是普通人。他不知道多少次想过,咱直接撤了得了,凭啥是他顾全大局,凭啥总是他吃亏。
但理智告诉他,这一切一切的排挤,根本原因在于他张冲有了足以影响大局的实力,但还不具备相应的威望。所以这些人只会控制他,防他,而不是尊重他,追随他。
此情此景正如日后一九年前后的历史分野。
所以张冲正确解开此结的关键不是什么撂摊子,反而得做得更多,并在一个关键时期力挽狂澜,告诉所有人,跟着他张冲才能走到最后
所以纵然是憋屈,但也只是憋屈。既然是憋屈,那找个地方发泄一下就好了。而很不巧,张旦就成了无伤大雅的发泄口。
这边何夔一逗趣,张冲骂完了,很快就布置了下阶段任务。
“张旦部继续在衍氏小城多造营垒,与主力大军胜利会师。”
之后张冲就带着近两万的大军继续北上,一点不耽搁。因为张冲深知,此时张旦部确实兵力不足,也很担心汉军会大胆包围吃掉张旦这部偏师。
八月二十六日,李大目和典韦两部共计两千人组成前军率先出发,先北上打通这一路的交通线。
八月二十七日,张冲、马元义都主力黄巾绕过管城直接北上,一路车马粼粼,军容鼎盛。
但张冲这边刚北上,从开封开来的一只千人汉兵就打算趁机截击泰山军后军。
这只开封兵的主将叫陶魏,是前汉时期开封侯陶舍后人,现在为开封尉。
自何苗任河南尹,就陆续开始调动豫东一片县卒救援管城,而开封令就命陶魏带着千人兵坐船沿着汴水北上了。
但陶魏胆怯,出发没两日后又带兵返回了。他不敢去管城下冒险,那是鸡蛋碰石头,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