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226 漏掉了(1/3)
    第二百二十六章

    乡居小记后面几篇柳贺未发给育言报, 毕竟版面有限, 若期期都是他的文章,这走后门的帽子柳贺恐怕是摘不掉了。

    不过柳贺已将文章与几位好友互换,正逢春闱之年,士子们皆聚集于京城, 育言报比以往更为畅销, 柳贺几篇乡居小记也慢慢流传开来。

    他在读书人中的声望原就比一般官员高上许多,乡居小记虽为散文, 然而其文辞之优美、意境之深远,真叫人回味无穷。

    “我顾宪成文名响彻京城, 原以为会元如探囊取物, 今日读了柳泽远文章,才知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我最佩服柳三元之处,正是其为官有官声, 为文有文名,天下如他一般的官员可谓凤毛麟角。”

    柳贺虽未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但在读书人心目中, 他却是值得效仿的榜样。

    “各位可曾听说, 这一科会试申吴县为主考, 申吴县向来唯张江陵之命是从, 上科会试汤临川之境遇怕是要重演。”

    “申吴县为主考,余丙仲为副主考,若副主考改为柳泽远,我等遭遇应当能好一些。”

    柳贺毕竟有过筛落张敬修的作为, 也曾在张居正夺情事上仗义执言, 他未能当上会试副主考, 这一科的士子们都十分失望。

    尽管柳贺在镇江老家,但因京城读书人汇聚的缘故,他的名望仍是一日胜过一日,丝毫不逊于他任右宗伯之时。

    这一年正月,吕调阳过世,他是柳贺会试时的小座师,柳贺收到消息已晚了半月,只得匆匆托人带了封慰问信。

    吕调阳在次辅任上并无太大的功绩,但他称得上是个好人,京中皆知,吕调阳是因冒犯了张居正被迫致仕,但他年老体衰也是事实,可在传闻中,吕调阳被张居正压制得仿如小可怜一般,这就有些太过了。

    张居正的确霸道,但吕调阳也算是他亲手提拔,他下手并非传闻中那般狠辣。

    之后柳贺便有些无所事事起来,及至三月,会试的消息传来,镇江一府有六人中进士,其中就包括姜士昌,柳贺也自心底为对方高兴。

    虽无事可干,柳贺也不愿让自己一直闲着,写文章、重农事一样没有落下,他虽仍关注朝中诸事,但注意力已经从官场转移到了自己的生活上。

    妙妙成长时正是他为官忙碌的一段,柳贺没有时间去关注她的成长,现在知儿年幼,柳贺便与杨尧每日看他如何握拳、流口水、傻笑过起寻常夫妻的生活,日子安静又轻松。

    有空时,柳贺便去爬一爬焦山与北固山,感受当年东吴船队在此的恢宏气场,或是在江畔漫步,看长江滚滚而流,由春至夏。

    “相公如今愈发随意了。”

    在家柳贺不必拘束,在穿着上便十分不讲究,回家之后,他连新袍子都未做两件,等天热了,便将袖子一卷,露出半截胳膊,一点没有文人雅士的风范。

    他文章写了有一叠,摞得很高,若有空闲就去太仓走一走,游玩之事在年轻时候做其实更合适,今年他已有三十岁,又见识过官场上的风浪,心态变沧桑了,看景时也易代入自身心境,反倒耽误了美景本身。

    他是在礼部右侍郎位上归乡的,当时许多官员以为,他受张居正信重,应当早日回归朝廷才对,可到现在,柳贺回乡已有一年,却仍是乡居,没有一点返回朝堂的迹象。

    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柳泽远仍是去田间”

    镇江知府林应雷听着手下禀报,眉头紧锁道:“他既非官身,本府农事如何与他不相干,本官反因此忧心忡忡。”

    “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