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臣建议在洪武七年之前开设的折冲府的学堂、校场、马场、义仓的维持费用,也由各折冲府自行筹集。这样各营田使路就能节省下一些钱粮交给朝廷,然后用于北京、河北、大同三路了。”
赵楷眉头皱着,“可是咱们该怎么让下面的府兵心甘情愿掏这个钱呢”
这是个问题啊
虽然这钱等于是花在自己身上,但是能不出钱或少出钱总是好的。
在场的大臣们又是一阵沉默,东府大相公吕颐浩拈着胡须道“官家,老臣倒有个办法咱们或许可以让各个折冲府各自召集一批有声望,明事理的府兵或府兵家眷,先宣布替父从军之法,再宣布停止资助学堂、校场、马场、义仓的事儿,最后再和大家商量怎么出这个钱,以及怎么管好学堂、校场、马场、义仓。
以后各府的学堂、校场、马场、义仓等等,都归他们自己管了折冲府拨些土地给他们用就是了。
他们搞好了,可以多些子弟考入炮、步、骑、工、辎学堂,将来飞黄腾达,遇上灾年也不会太难熬。搞不好,吃亏的也是他们自己”
左枢密何灌补充道“官家,咱们还可以这样来选一批通情达理的府兵,先晓之以理,再令其回归本府,去促成此事。只要下面的府兵自己愿意出这个钱,那朝廷就能节省出一大笔钱了
而且以后朝廷在塞外建立新军府的时候,也可以照此办理这样朝廷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省不少事儿”
“让下面的人自己讨论”赵楷摸着胡子,“可要是讨论来讨论去,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怎么办”
“这好办,”吕颐浩道,“让与会的人都亮明意见,同意的人多,那就照办,反对的人多,那就再议。”
还可以这样
赵楷眼前一亮,真没想到吕颐浩这个古人的办法还挺进步的少数服从多数他都知道
其实吕颐浩提出的办法是宋朝群相制下常用的决策方法有时候官家没主意,有时候官家年幼太好临朝,有时候官家出门打仗一去就是几个月一年的,国家大事怎么办不能都靠抓阄啊都靠抓阄还要那么多宰执干什么
那就是先表决,不能表决的事儿,或是决不出个结果的事儿,再来抓阄了。
“表明立场,而后以人数定结果的办法倒是不错”赵楷斟酌着又道,“可是府兵有时候经年累月的在外奔波,没有办法去表明立场啊”
“可以让他们指派有声望的长者代之,现在不是准代父从军了吗以后一定会有不少退役的老府兵,正好来张罗这些事儿,”吕颐浩笑道,“也不必两千户都派人来议事,七嘴八舌的说不清。可以每百户推一人为管事,共管学堂、校场、马场、义仓等事,以及出钱出工,还有帮助折冲府维持地方治安等事务。”
赵楷摸着胡子,听着吕颐浩这个昏聩老臣出的馊主意,居然觉得挺不错的。
学堂、校场、马场、义仓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都推给下面了,而且治安也有人帮着维持了。
另外,以后大宋还得扩张呢
还要全球殖民呢
到时候那些对朝廷来说鞭长莫及的军府,都可以用这个办法管起来啊
这个时候的赵楷,那是压根没想到,这个20人的管事团就是议会的雏形啊
这就是“高二穿越”的祸了,他压根不知道,他搞出的“一手拿刀、一手拿地”的府兵制,经过多年的茁壮成长,已经到了可以产生“自发秩序”的地步了。
如果赵楷在穿越之前多念点书,也许就能知道封建是怎么产生并且一步步的滑向民主的。
赵楷胡乱搞出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