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第 112 章(2/3)
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没有好爸爸的普通人家,就决定自己下海,再加上各种倒爷一夜暴富的传说,谁还要苦哈哈的闷在屋里做题。

    李俏在十几所一流大所跑来跑去,说破嘴唇,也只有三个人敲定了意向。他们原计划是出国,因为家里出了变故,才不得不放弃出国的想法。

    这种事情,得全社会一起努力,不是一个公司说话算数的。

    安夏揉着额头:“找中科院问问,看能不能合作成立算法研究实验室。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只能继续去挖俄罗斯人了。”

    现在科技人才流失的速度比安夏想得更严重,就连国家机构里的研究员都出国的出国,下海的下海。

    出国的进门就是几千几万美金的月薪。

    下海的在各个公司里也是技术总监那样的身份。

    安夏先是后悔,下手迟了,早知如此,应该让李俏抢先在中科院食堂里捞人。

    转念一想,也不是很后悔。技术总监是天才,手下一帮脑子不太够用的人,这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搞定。

    安夏的计划是从高中生下手,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减负”的口号,离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也没几年了。

    学习是辛苦的,人性是追求享受的,减负口号一喊,全国中小学生欢腾。

    不少家长也被忽悠瘸了,觉得国外精英都是素质教育,没有那么多作业,早早下课,参加课外活动,看起来特别高贵。

    还有不少地方已经办起了国学班,号称恢复古式教学才是人间正道,西洋的那些东西只会把孩子教坏。

    安夏也不知道教五六岁的孩子打坐冥想几小时,有什么特别的积极意义。

    她只知道古代门阀子弟也是要努力读书的,不然会被新贵替代,他们不会只看见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喜欢跟驴玩,没看见他还会写诗作赋打仗吧

    安夏让人准备筹划一些理科类的比赛,还有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读书,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有些父母的眼光就那么一点,务农做工赚钱,那就干,读书能赚钱,也能干。

    由于读书给的奖金比他们务农做工赚钱的还要多,于是,父母盯起孩子读书的凶残程度比催他们结婚做工还厉害。

    可以说,是非常直白的结果导向了。

    小学、中学、大学,安夏都没放过。

    紫金科技甚至还欢迎优秀的大二学生就来公司实习。

    安夏的这个举动,让许多同行嘲笑:“让大二学生来干什么蹭饭吗”

    大一学基础课,大二刚刚摸着专业的门,老员工几十行代码就能搞定的东西,大二的学生说不定能搞出几千行代码,整个不能用不说,还要搭上老员工的工作时间。

    除了认为大二学生没什么用之外,他们也认为安夏这种“从娃娃抓起”纯属浪费时间,她又不跟这些人签定合同,要求他们毕业后一定要为紫金效力,到时候他们一毕业,托福一考,又去欧美了,国籍一换,全家定居,她安夏就是在给欧美输送人才。

    这些话传到安夏的耳朵里,她笑笑。

    他们笑她为别国做嫁衣,不知道她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优秀的学生除了出国,还有进入体制内,她不想做沈太福,不过自古以来朝中有人好办事,有时候并不需要在位者有什么实际的行动,只要听说“安总跟xx关系很好”,办不少事情也方便许多。

    赞助学生读书才几个钱

    总比等人家功成名就之后,拎着钱和礼品上门,要担个行贿送礼的名声强。

    光在国内培养人才不够,安夏还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