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军军营就在城郊。
步枪没出来之前,先弄一批火铳让幼军练习。
众人齐声应道“必不辱殿下期望”
显然张鹏教过礼仪。
朱见济点点头,问身边的张鹏,“这些人中,可有特别出名的人,有没有兵王之类的”
张鹏呵呵摇头,“没有。”
朱见济想了想,大声道“幼军重建,编制全无,十日后考核,选出三位百户,你们勤加练习,能否脱颖而出,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上。”
又道“营房还在重建、修葺,训练之余,你们可以略尽薄力。”
众人遵旨。
朱见济示意回东宫。
回到文华殿,朱见济对张鹏道“张先生,可能要麻烦下你和工部那边接洽一下,购买三百套盔甲、刀剑和三眼火铳。”
也算是个肥差,张鹏可以吃回扣。
张鹏笑道“微臣是文臣。”
要少掺和军事。
朱见济真心觉得自己这个帝师优秀,知道分寸。
也不强人所难。
早知道还是要找工部,当初在大朝会上,就应该让工部直接拨相应的军械。
弄得现在这么尴尬。
下午去找江渊,老滑头这一次没有敷衍了事,但也没康慨的拨三百套,而是说既然户部拨款了,那殿下给个成本价。
确实没坑朱见济。
一套盔甲四两,一把刀剑二百五十文,一把火铳一两二钱。
隔日送至军营。
朱见济又去了一趟太仆寺。
太仆寺卿哪敢得罪太子,同意以五十两一匹的价格,给幼军配备三百匹战马,将在半个月后运抵军营。
幼军的事情解决。
至于他们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朱见济也没底。
十天后,幼军选拔。
选了三个百户出来,分别叫陈七、赵二、李九。
从名字不难看出,都是最底层的百姓出身。
中秋。
阖家欢聚。
乾清殿中,朱祁玉、朱见济、杭皇后、白鲤,以及唐贵妃、李惜儿等人济济一堂,兴安切了月饼奉上,和朱见济并排而坐的白鲤拿起一块,送到朱见济盘子里,“见济哥哥,你吃。”
朱见济“”
得了。
反正也是把她当妹妹看待。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赏着歌舞,御马监掌印太监刘永诚忽然进殿,在朱祁玉耳边轻声低语几句,朱祁玉勐然一拍桌子,勃然大怒,“方瑛平的什么叛”
除了朱见济,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朱祁玉挥挥手,“太子留下,其余人退下罢。”
等人退走,朱见济问道“怎么了”
朱祁玉叹道“湖广那边的苗民又叛乱了”
朱见济心里忽然一动,“白圭和朱永有没有章折送来”
朱祁玉摇头。
朱见济乐了,“那倒是奇怪了,苗民叛乱,承宣布政使都不知道消息”
朱祁玉打断他,“军报是八百里加急,而且是朱永传来的。”
朱见济眼睛亮了,很快有了决断,“派人去平叛”
朱祁玉头疼的道“明日小朝会后再决定谁去罢。”
朱见济压低声音,“老朱,不觉得奇怪么,方瑛刚平叛归来,结果苗民又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