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5. 025 “元宝,哥哥送你回家好不好啊……(1/3)
    岁荌到底是不笨, 加上有针线活的基础在,手指还算灵活,勤加练习个几天, 大致穴位就已经记住了,出错率也比刚开始少很多。

    她除了练习针灸,日常的采药跟收购依旧少不了。

    附近山村她都跑了一圈, 哪家人卖草药她也都清楚。为了货比三家,她有时候清晨天刚亮就出门, 跑到偏远的山村, 夜半才赶得回来。

    除了收草药,她还会顺带着卖药以及帮村民从县里采购东西捎带过去。

    不少山村离县城偏远,还有些是道路泥泞不好走。所以下春雨那段时间, 大家是能不进城就不进城。

    像是吃喝还能凑合,但如果赶上个头疼脑热的就很难熬。

    年轻体壮的喝点热水躺下休息半天就行, 可孩子跟老人却没这么好的恢复力。

    外头阴雨连绵, 山路小道崎岖无比,这时候那个穿着灰扑扑粗布衣裳,披着土黄色斗笠背着竹篓的丫头, 就成了村里不少人家最期盼见到的人。

    岁荌起初没想到这条赚钱路, 后来有个村医拦住她,问她能不能帮忙从县里捎带些药材回来。

    村医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 赶上阴天下雨更是不敢出门,她瞧着岁荌隔三岔五来一趟, 便想了这么个主意。

    “我也不让你白跑一趟,”村医今年都六七十了,是个头发花白弯腰驼背的老太太, “药材多少钱你报价给我听,如果价格公道,我便写方子让你帮我捎带,一趟算你五文钱如何”

    五文钱,够买一个鸡蛋几块糖了。

    岁荌毫不犹豫接下这活。

    村医本来只想着让她帮忙捎带一趟就行,毕竟怕岁荌胡乱报价从中扣钱。谁知岁荌做生意公道实惠,市面上的药材多少钱,她捎带回来的就多少钱,丝毫不缺斤少两乱贪小便宜。

    有着村医在前,后来几个村民也找她捎带东西。

    如果碰到没有村医的小村庄,岁荌还会帮她们买些日常要用的药材回来,写清楚食用方法跟煎煮的时辰,至少能管个头疼脑热拉肚子。

    她每出去一趟,生意好点能赚个小一钱左右,生意不好也能赚个文。

    这些银钱积攒着,一枚一枚填进岁荌的钱袋子里。

    跟长春堂坐堂的学徒们比起来,岁荌要艰苦很多,但她像是天生不怕苦一般,就跟永安堂门口石头缝中钻出来的野草似的,见风就长,永远向阳。

    也因着岁荌捎带药材,导致永安堂在街上虽然生意不温不火,但其实药材倒是卖出去很多。

    甚至在几处偏远的小村庄,不少人家都知道永安堂卖药价格公道,小学徒医术了得人好心善还爱笑。

    “回来了。”刘长春在挑拣药材,有些发霉的就用不了,正好抬头朝外看,就见到灰蒙蒙的雨雾里,岁荌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回来了。

    走近些刘长春才看见岁荌鞋上全是泥,已经看不见鞋帮颜色,衣摆塞在腰带里,裤腿上沾满了泥土,估计是摔了一跤,膝盖跟手肘上都是泥,整个人看起来颇显狼狈。

    岁荌站在门口掀开斗笠脱了蓑衣,抖了抖上面的雨水,露出那张干净好看的脸,“回来了。”

    她探头朝堂里看,“元宝散学了吗”

    刘掌柜道“没呢,才申时末,今个下雨天气阴,显得天黑的早。”

    元宝要酉时初才散学,这段时间他都是自己上学自己回家,完全不用岁荌接送。

    岁荌抬脚进来,蓑衣斗笠放在门旁挂着,伸手将背后的竹篓拿到身前。

    刘长春挑眉问她,“你这是掉沟里了”

    “不是,是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